福建:强化气象标准的社会管理能效

19.02.2016  13:19

  在我国标准化体系建设日趋完善的大背景下,标准化已渗透到气象工作各个领域。福建省气象局局长董熔表示,为进一步发挥标准化在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上的支撑作用,近年来,福建省以标准化为抓手,制定完善相关标准体系,为社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公众参与提供具体、明确、权威的气象标准,切实发挥出气象标准的技术“门槛”作用,促进气象社会安全共治。

  如今这一工作在福建已初显成效。

   强化落实主体责任 突出标准监管融合

  福建省气象局强化标准制定与实施,通过标准化工作填补气象业务服务管理环节的规范空缺,运用标准化手段和方法履行气象行政管理职能,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供依据,确保气象管理有标准可依。

  为减少雷击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十二五”期间,福建省出台13部地方标准和5部行业标准,同时推动一项防雷技术服务标准化技术成为国家级标准化试点建设项目。

  作为我国首部关于建筑施工现场雷电安全技术规范的气象行业标准,《建筑施工现场雷电安全技术规范》对健全建筑施工现场雷电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员雷电安全防护意识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提高城市景观照明设施雷电防护能力,福建省还制定了我国首部城市景观照明设施防雷技术气象行业标准。

  福建气象部门还加强与地方安监部门的联动。厦门、漳州等市气象局向社会公布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名录,在学校、码头、石化、景点和易燃易爆场所等敏感区域布设相关气象仪器,突出标准监管的融合。

   构建特色标准体系 引领气象服务社会化

  福建气象部门以地方气象防灾减灾和服务需求为牵引,加强标准体系和标准研究工作。目前,福建省完成及研制中的标准包括气象行业标准14项、气象国家标准2项、气象地方标准37项,启动气象国家标准预研究项目3项。

  针对城市人口不断聚集、城市气象灾害影响敏感度高和脆弱性强等问题,福州、厦门市气象局率先在全省启动《城市气象安全社区建设规范》地方标准编制工作,运用标准化的方法全面梳理职责权限,对实施主体、人员配备、工作场所、应急处置、运行流程等进行进一步规范。

  福建气象部门积极主动融入当地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完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和农业气象服务体系。泉州市气象局制定《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导则》。省气象科学研究所联合莆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制定《枇杷冻害等级标准》等服务标准。“枇杷花期和幼果期的低温是影响生产的主要气象因素。枇杷冻害等级标准的发布与实施,为生产管理提供更加科学的参考。”省农业厅种植业处处长姚文辉说。

   标准制定更具针对性 以信息化完善监管流程

  福建省气象局运用信息化手段强化气象标准制修订流程中的信息共享、社会监督和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反馈。福建省气象局副局长葛小清表示,这项工作不仅可以有效避免标准在立项、制定过程中的交叉重复矛盾,还可以提升标准执行力度。以信息化带动气象社会管理和气象服务标准化试点示范建设,能够进一步增强标准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此外,福建省气象部门还注重依托业务标准化促进气象资源共享共用。例如,组织编制《高温过程强度评估方法》等多部技术标准,初步建立福建省主要灾种区域性事件定量化监测与评估指标体系,为当地决策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制定《城市气象安全社区建设规范》,使得城市气象安全社区建设有章可循。

  为进一步提高标准化建设的科学性、权威性、广泛性,福建省气象局已将标准研究纳入全省科研计划。(来源:中国气象报一版  宣教中心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