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厦门:城市之美喜迎“金砖” 文明之风吹拂心田

11.08.2017  15:44

  炎炎夏日,恋恋厦门;海风习习,海浪声声。

  厦门,还沉浸在鼓浪屿申遗成功的喜悦当中,不到一个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又将在这座“海上花园”举行。盛会将至,厦门将如何拥抱金砖,欢迎四海宾朋呢?

  “城在海上,海在城中”。秀丽的景色、旖旎的风光是自然赋予的,整洁的环境、文明的氛围是厦门人共同缔造的。正如厦门市委书记裴金佳所言,“厦门市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界发出诚挚的邀请”。这座风姿绰约的“海上花园”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置身于全球聚光灯下,向世界展示中国现代城市之美、文明之风,见证金砖国家合作的新篇章。

   从不落地到分类 在垃圾上做足功夫

  “鼓浪屿四周海茫茫,海水鼓起波浪……”浅唱歌曲,登上日光岩顶峰眺望,鼓浪屿尽收眼底,各种风格的建筑错落有致,像从这钢琴之岛上弹奏出来的音符,凝聚成一曲浪漫的旋律。

  行走在鼓浪屿干净整洁的大街小巷上,与游人摩肩擦踵,拐进鹿礁路1号,感受鼓浪屿安静的一面。几栋居民外墙是具有闽南代表风格的红砖,在小区进门处,可见“垃圾不落地,琴岛更美丽”、“垃圾分类益处多,环境保护靠你我”的宣传标语。

  在小区广场,有一处垃圾分类的宣传栏,展板上有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图文并茂。宣传栏下,4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依次排开,绿色的装厨余垃圾,蓝色的装可回收物,红色的装有害垃圾,橙色的是装其他垃圾。

  正在人民网记者驻足了解垃圾分类知识时,住户刘与秀正好下楼扔垃圾,只见她手中的垃圾袋有点特别,上面贴着条形码,“有了这个条形码,就可以知道这个垃圾是我家扔的,分类好了有奖励,分类不好,社区工作人员会上门提醒。”刘与秀说。

  垃圾分类在每个家庭是怎么做到的?刘与秀热情相邀,让记者随她到家一探究竟。一进门,她就直奔厨房。“像菜叶子、鸡蛋壳、剩饭、果皮之类的东西,我们会专门放进这里。”刘与秀指着灶台下方一个贴着“厨余”标签的垃圾桶说,社区给他们免费发放了两个垃圾桶,另一个垃圾桶上贴着“其他”标签,装厨余以外的垃圾。

  每天,刘与秀在清早和傍晚两次清理垃圾桶,把贴好条形码的垃圾袋放入院内相应的大垃圾桶里,等待环卫工收走。刘与秀解释说,领取分类垃圾桶时,社区专门给每户人家发放了一年的专属条形码,环卫工在收垃圾时,会逐一刷取积分,积分再兑换成钱,存在他们的“E通卡”里面,可以用来乘坐公交车,也可以到超市买东西。

  “我刚从超市买了一箱牛奶,花了80块钱,还给孙女买了冰棒,卡里还剩下8块钱。”刘与秀高兴地告诉人民网记者,这是她4个月的积分奖励。“分类生活”的好处还远远不止于此,“以前垃圾乱扔,苍蝇、蚊子、老鼠很多,走到哪都臭哄哄的,现在垃圾不落地,分类好了,走到哪儿都很干净,鼓浪屿变得更美了。

  作为旅游胜地的鼓浪屿,面积不到两平方公里,却密集分布着500多家餐馆和旅店,高峰时,一天能接待6万多名游客,每天产生生活垃圾近2.5吨。

  垃圾分类工作千头万绪,鼓浪屿率先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实践。目前,垃圾分类督导员累计对居民和商户上门督导近万次,鼓浪屿上17台垃圾车固定时间固定路线收取垃圾,近4000个分类垃圾桶为群众提供便利。

  “垃圾分类看似小事,却关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大局。”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高水来如是表示。的确如此,有奖也有罚,当居民拿到楼下的垃圾没分类好时,环卫工人有权拒收并提示居民准确分类;当商家垃圾分类不合格时,城管有权进行处罚。

  目前,鼓浪屿的厨余垃圾采用单独处理的方式,集中堆放在垃圾分类处理厂的发酵罐中进行厌氧发酵。通过垃圾分类、综合利用、再生能源,现在厦门市一个处理厂每天可产生近4万度的电能回馈城市电网。

  “红糖、果皮(菜叶)、自来水按照1:3:10的比例调配,封存三个月就成为环保酵素了。”鼓浪屿龙头社区主任王玉霞介绍说,前不久社区开展了一场环保酵素推广活动,居民们个个听得津津有味。像这种垃圾分类的精细化教学活动,会不定期举行。

  不仅是鼓浪屿,厦门思明全区都在积极推进垃圾不落地和垃圾分类工作,一步步落实落细,并且逐步向厦门全市推广。至今年6月底,厦门岛内思明、湖里两个区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岛外扩大试点;今年底,厦门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将初步建立。

   环保屋有“人情味” 美丽环境共治共享

  坐船离开鼓浪屿,人民网记者来到思明区开元街道的嘉成花园小区,在小区广场的显眼处有一座通体蓝绿混合的环保屋。这座环保屋主体设有6个投放入口,分别是废塑料类、废纸皮类、废金属类、旧衣物布类、废玻璃类,对社区垃圾中的可回收物进行全分类、全回收。

  “垃圾分类,是把可利用的都分出来了,回收资源,这样垃圾量就少了,环境就好了……”在一个“肚量”不小的“垃圾桶”前,嘉成花园住户洪作圣打开了话匣子,“刚开始,是有点麻烦,但垃圾分类很重要,渐渐我们都养成习惯了。

  “酒瓶要放到废玻璃类的垃圾桶里面,这个纸皮是可回收的,我来称一称重量。”环保屋管理员宋德奎正在耐心地为居民讲解。与通常的垃圾分类项目不同,环保屋不再是冷冰冰的垃圾桶,而是多了一份“人情味”,因为都配有一名管理专员。

  开元街道希望社区居委会主任毛月华告诉记者,目前,街道的垃圾分类工作处于探索阶段,要让垃圾分类的意识住进市民心里并付诸行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社区有21个工作人员,要辐射4000多户的居民,单单靠我们的力量远远不够,所以我们就想着引进一个企业,共治共用。

  今年4月5日,厦门首个垃圾不落地环保屋在嘉成花园正式启动运营。而在这之前的一个月,一些居民对垃圾分类工作不太理解,甚至有意回避,社区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地上门做思想工作,告诉他们垃圾分类的好处。

  起初,嘉成花园每层都有一个垃圾桶,保洁人员要上楼道清理,工作量很大,更主要的是,居民没办法做到分类。在环保屋进驻半个月后,嘉成花园就尝试着把楼道的垃圾桶全部撤掉,撤桶第一周,72个楼层中就有11个楼层有垃圾包,社区和物业工作人员就再次挨家挨户上门宣传。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目前,嘉成花园184户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是100%,参与率100%,正确率98%。毛月华说:“上门是我们的第一次宣传,而居民下楼扔垃圾,环保屋管理员会进行二次宣传,让居民进一步对垃圾分类有直观的认识。大家共同努力,让环保屋有温度、有人情味。

  “一天可以积分两次,只要我们到环保屋来扔垃圾,就可以获得20积分,就是2毛钱,而可回收的,比如纸箱、报纸这些的,按市场价给我们补偿积分。”住户洪作圣告诉记者,环保屋还制定了详密的积分系统,积分不仅可以在指定商店或网上商城进行购物,还可现金提取,而针对岁数大的居民可用人工登记签到代替二维码签到。

  傍晚5点,转运分类垃圾的货车驶入嘉成花园。管理员宋德奎从环保屋后侧的收纳屋里,扛出一大摞分类好的纸制品、塑料制品等,分门别类投入车子当中。接下来,这些垃圾将进入不同的垃圾中转站,进行二次分拣、打包压缩,最终被送往专门的工厂进行再利用处理。

  通常认为,垃圾分类最为关键的,就是干湿分离、分类转运以及最后的处理。宋德奎负责的,就是作为第一环节的“干湿分离”。从干湿分离到分类转运,“环保屋”实现了桶到桶的无缝对接——这意味着,垃圾分类不仅仅停留在“扔垃圾”这个环节上。

   互联网 智能装备”助力垃圾分类

  宋德奎受聘于中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具体负责“环保屋”项目的运作。提供环保屋、聘请管理员,甚至开设垃圾中转站和塑料厂,可这家企业却是无偿提供服务。在中奎环保企业总监李光禄看来,他们看中的是“垃圾分类全面推广后的商机”,比如环保屋今后可刊载广告,回收垃圾加工有较高利润等。

  采取积分鼓励的措施,鼓励居民对垃圾进行分类,进而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环保屋提出的理念与街道的设想不谋而合。但是,居民们渐渐发现,更大的实惠,或许还在于小区环境的提升。

  环保屋进驻嘉成花园后,居民的第一感受就是:“楼道里的蟑螂少了,没有了异味。”小区里原先每个楼层都放了垃圾桶,容易招来蟑螂、蚊蝇,甚至老鼠;如今,楼道里的垃圾桶撤掉了,取而代之的是楼下的环保屋,环境的提升显而易见。

  环保屋正在悄然改变嘉成花园居民的垃圾丢放习惯。目前,厦门全市已经有这样的环保屋39个。

  开展垃圾分类,厦门已是如火如荼。在鹭江街道小学社区的国贸信隆城小区,由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专业垃圾分类指导机构进驻,小区楼道撤桶后,设有8个垃圾投放点、近40个垃圾桶,居民在家中自行将垃圾分类,并定点投放。同时,配有6名督导员参与垃圾分类督导,为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指导。

  在国贸信隆城小区,除了有专业的督导员,还有志愿者的参与。来自湖南的大二学生李洁瑛,到厦门与母亲过暑假,她报名参加了垃圾分类的志愿活动,“这是我第三次到厦门,每次来都感受到厦门越变越美丽。参与垃圾分类的志愿服务很有意义,在与居民的沟通交流中,不断锻炼、提升自我,这些与学校所学的知识互补。

  从垃圾不落地到垃圾分类,正在慢慢成为厦门人的文明习惯。

   喜迎金砖会晤 掀起一股股文明热潮

  早在2000年6月,厦门就被确定为全国8个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之一。如今,17年过去了,厦门的垃圾分类工作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并已取得一些初步经验。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后,要求全国46个城市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2020年底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5%以上。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的厦门,对垃圾分类工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厦门市市政园林局局长龚建阳告诉人民网记者,垃圾分类工作是文明城市建设的应有之意,是城市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厦门市多次连冠“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荣誉称谓,市民有着良好的文明素质和推行垃圾分类的意愿,城市建设有着良好的基础。

  厦门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相关会议,成立了“厦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并由市长任组长。诚如厦门市市长庄稼汉所言,“生活垃圾分类,既关系到市民居住环境和子孙后代的福祉,也体现了城市的文明程度。这项工作不仅需要政府投入和引导,更需要每一位市民的全力支持和热情参与。

  目前,厦门已建立20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和45个试点学校。来自厦门市发改委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厦门岛内两区生活垃圾分类达标小区已有1072个,约占岛内小区总数的76.46%。

  根据部署,到2017年年底,厦门岛内思明、湖里两区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集美区、海沧区建成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40%以上,同安区、翔安区建成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30%以上,岛外各区三分之一的镇、村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全市市民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不低于8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在思明海龙小区,富有闽南建筑特色的垃圾投放点。詹托荣摄

  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理学博士、环境与生态工程学专业副教授杨盛昌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称,目前厦门市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主要表现在政府高度重视,实施决心巨大,财政投入有保障,制度方案可操作性较强等方面。

  不到一个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将在厦门举行,这座海岛城市已做好准备,迎接各方宾客。走在厦门街头,干净整洁,金砖氛围日益浓厚,更多厦门人在讲述着自己的“金砖故事”。

  如今,厦门各角落掀起了一股股文明热潮,志愿服务、礼仪培训、旧物改造、垃圾分类、外语培训等等,为实现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双提升,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一个微笑如春风拂面,一个行为彰显城市文明。喜迎金砖的到来,除了开展文明城市创建行动,福建还在全省开展志愿服务奉献行动、文明礼仪践行行动、马上就办高效行动、城乡环境整治行动,进一步让民风社风美起来、让生活环境美起来、让文化生活美起来,在海内外塑造福建人民的文明形象,为金砖会晤顺利举办做出积极贡献。(詹托荣 兰志飞)

【责任编辑:林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