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福州评话:一片铙钹一个天 评古话今传乡音

27.07.2018  12:10
图为刘宜威正在接受记者采访。李南轩摄 福州评话演出道具折扇、斑指、铙钹、手帕、竹筷、醒木。李南轩摄 图为刘宜威正在进行福州评话表演。李南轩摄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州评话”的传承人刘宜威。李南轩摄 刘宜威一人在舞台上扮演了生、旦、净、末、丑。李南轩摄

  中新网福建新闻7月27日电(陈丽霞 王敏燕)“评古话今劝人方,三条大道走中央。善恶到头总有报,人间正道是沧桑。”醒木一拍,全场寂静,铙钹一响,声调变换。七月盛夏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州评话”的传承人刘宜威在福州市乌塔会馆的高台上,声色并茂地进行着评话表演。

  “澡堂、书场、茶摊”曾并称为福州“休闲老三宝”。闲暇时,老福州人便会到书场听一场评话,既能放松身心,又能从抑扬顿挫中,领略古今。

  福州评话是以福州方言讲述并由徒歌体唱调穿插吟唱独特的传统说书形式,源于古老的唐宋说唱艺术,是福州方言艺术的集中体现和典型代表,在我国曲艺界素有“活化石”之称。

  与其他评书评话表演不同,福州评话除了折扇、斑指、醒木、丝帕,竹箸,还会使用上一片铙钹。“这意味着‘乐不成乐’。”刘宜威解释,曾有说法,称清兵入关时,不允许使用乐器,艺人们便只用一片铙钹,寓意山河半壁,乐不成乐。

  左手执钹向上,右手执箸敲击,铙钹和斑指在相互接触中发出悠长的声响,刘宜威一人便在舞台上扮演了生、旦、净、末、丑。

  “世上行当甚多,惟有评话难习;‘说表评叙’非易,千言万语须记;一要声音洪亮,二要顿挫迟疾;装文扮武我自己,好像一台大戏。”这是刘宜威对于福州评话的真切感悟,诸如此类的短句在他随身的本子上写得满满当当。

  “演员一身艺,千古一书情。既是书外人,又是书中人。”刘宜威既在舞台上演绎古今朝代的合分,也在生活中,见证了福州评话的兴衰。

  “我从小听评话长大,耳熏目染中,爱上了福州评话。”1979年,刘宜威参加了福州市曲艺团的招生。自那时起,他拜入著名表演艺术家毛钦铭老先生门下,从台下走上舞台,开启了至今长达30余年的评话生涯。

  20世纪80年代,评话处于发展的兴盛时期,无论是婚丧嫁娶还是迎神,都会请上评话先生表演一场。“最多的时候,我一个月得表演25、26场。

  “一人评话万人听,一片铙钹话古今。”曾经繁荣的福州评话,如今却逐渐流失观众,甚至面临着传承断代的危险。

  “我们那时候有200多人报名,最后仅录取23名。”刘宜威回忆当年,想学习评话的人络绎不绝。而如今,即使福州市艺术学校曲艺班五年学费全免,鲜有人报名。

  刘宜威认为,福州评话和现代人渐行渐远,既有福州评话题材老旧的内在原因,又有现代人太浮躁,难以静心欣赏的外在原因。

  “首先要唤起年轻人对评话的兴趣。”近几年,刘宜威经常到校园为学生进行评话表演,他的努力也得到了可贵的回应。

  “福州评话形式像北方的评书,但又有自己的特点。”福州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王玮来自山东潍坊,偶然间接触到福州评话,便爱上并学习这门艺术,还主动提出帮刘宜威整理评话文本。

  “她去年还获得了福建省曲艺‘丹桂奖’业余组三等奖。”谈起王玮,刘宜威面露笑颜。

  刘宜威告诉记者,除了走进校园,他还将曲艺与影视相结合,如在长篇历史纪录片《开闽》中,以评话作为线索,贯穿开篇、旁白、结尾,渲染气氛,突出了闽地特色,还协助热门综艺节目在福州的拍摄,在节目中用福州评话道民俗、述风情,开辟了传统文化在新环境里的另一条路。

  “福州话继承了古音古字,是一座十分独特的地方文化富矿。我们不仅要传承,还应当合理使地挖掘使用,尤其在当下,随着经济大潮席卷而带来的社会变迁,弘扬优秀的福州评话,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刘宜威说。(完)

[责任编辑:黄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