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开发区物联网产业步入“黄金期”
华为窄带物联网商用局落户,智能水务试点动建,物联网产业综合园区前期准备完毕、计划元旦开工……2016年末,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物联网产业迎来新一轮发展高潮。
作为较早布局物联网发展的国家级开发区之一,近年来,福州开发区在政府引导下实现企业抱团发展,将“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物联网产业人才聚集基地”等荣誉收入囊中,物联网产业粗具规模。如今其发展已迈入“黄金期”,2016年全年预计可实现相关产值540亿元,至2018年将实现产值700亿元的发展目标。
从各自为政到抱团取暖
物联网,多年前是一个“看起来很美”却步履维艰的行业,福州开发区的物联网产业也不例外。“虽然涉足物联网的众多企业很早就已扎根此处,但各企业还只是各个领域的制造商,没有真正‘物联’起来。”福州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说。
2013年1月11日,福州市首家物联网协会在福州开发区成立,企业抱团发展由此起始。在政府的不断牵线搭桥下,许多企业之间有了广泛的合作。星云电子公司充分发挥公司在电池系列测试系统和电池组自动化组装生产线方面的技术优势,与飞毛腿公司在车载电池方面进行共享;三鑫隆与上润公司合作研发井盖安全物联网系统,已应用于福州、厦门等地;格通电子与政府共同建设数字家庭示范村、示范小区,具有视频监控、远程看护等物联功能等。
随着企业抱团合作持续发酵,开发区物联网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2015年2月,福州开发区成功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电子信息·物联网),成为国内第四个国家级物联网产业园;2016年2月被认定为“物联网产业人才聚集基地”;2016年9月通过“全国电子信息(微电子物联网)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答辩。截至今年12月,全区通过认定的物联网企业65家,关联企业超百家。2016年1月~10月全区物联网相关企业产值448亿元,比增13.6%,全年预计可实现产值540亿元。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11月18日,全国首家NB-IoT(窄带物联网)规模化商用局启用仪式在马尾区启动。对物联网产业来说,这是一条爆炸性消息。窄带物联网标准NB-IoT所带来的广覆盖、大连接和低功耗等,给物联网产业开辟了很好的前景。开发区内几乎所有企业都可以与其技术对接,从而实现更低成本的开发和更广泛的应用。
福州开发区(马尾区)智润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商用局启用后首个获益的企业。由该公司与市政府合作打造的全国首个窄带物联网(NB-IoT)智能水务试点已于近日进入建设阶段。“采用窄带物联网后,一个基站可同时并发5万个水表数据。功耗方面,只有原来GPRS模式的三分之一,一块6000毫安时的锂电池可以用超过10年。”智润公司总工程师周永宏讲述智能水务时,激动之情难以掩饰。
2013年,开发区就制定了《扶持物联网产业发展若干规定》,提出设立物联网产业扶持资金,每年安排1000万元。当时对一个开发区来说,单项扶持资金数额如此之大在全省是绝无仅有的。不仅如此,在项目用地、场所租赁、技术改造、标准创建、人才引进、协作发展、市场开拓、融资上市等八个方面政府还给予大力扶持,给予提供鼓励资金、租金减免等优惠,甚至委派专人对单个企业进行跟踪服务。这些实实在在的措施给开发区物联网产业注入了强劲活力。
“孵化+升级”助产业迈向千亿集群
近日,福州开发区再次传出重磅消息——拟在快安片区规划300亩~500亩地块打造物联网产业综合园区,该园区涵盖物联网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技术创新中心以及孵化器,计划2017年元旦动工建设。
“物联网的发展不能只依靠现有企业,需要引入许多‘新鲜血液’。正因如此,产业园一期项目规划建设物联网孵化器,为种子期、初创期的中小微企业提供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支撑。”福州开发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认为,开发区物联网产业能否从百亿级产业集群迈入千亿级产业集群,关键就在于对新兴物联网企业的孵化和对老物联网企业的升级。
在新兴物联网企业孵化方面,开发区主要针对目前已有的优势产业进行精准招商,重点扶持发展智慧水务、智能家居、食品溯源、车联网等优势行业,并建设物联网软件园、基金小镇等,支持新企业落地生根。开发区还利用特有的对台优势打造台商创业园、两岸青创基地等园区。
在老物联网企业升级提升方面,鼓励传统企业通过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智能化手段进行信息化建设,实现生产过程的产业智慧管理及信息协同共享,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截至今年12月,全区共有智能装备企业22家、工业软件企业44家,智能装备企业年产值达94亿元,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智能装备和工业软件企业达25家。
窄带物联网落户、智能制造升级改造、企业共享合作……物联网产业正成为福州开发区经济转型的“起搏器”。根据规划,开发区力争在2018年实现物联网产业产值700亿元的发展目标,并在随后几年使之迈入千亿产业集群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