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祭孔日:对“先贤”的尊敬仰慕和追思
原标题:9·28——全球祭孔日
祭孔是民间的一种对“先贤”的尊敬仰慕和追思的纪念活动。祭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典礼,称为“释奠礼”。释、奠都有陈设、呈献的意思,指的是在祭典中,陈设音乐、舞蹈,并且呈献牲、酒等祭品,对孔子表示崇敬之意。
· 简介
根据《礼记》<文王世子>的记载,早在周朝的时候,学校每年都要按四季释奠于先师,来表示尊师重道之意。不过当时所谓的先师,并不是指特定的某一个人或某些人;凡是过去对教育有贡献,目前已经过世的教师,都是师生祭祀的对象。
后来,由于孔子生前非常注重教育,在教育事业上的成就很高,影响极为深远,所以释奠的对象逐渐以孔子为主。到了隋朝,孔子被尊称为“先师”以后,释奠便成为祭孔典礼的专属名称了。
· 典礼的由来
孔子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西元前五五一),卒于周敦王四十年(鲁哀公十六年,西元前四七九年),享年七十三岁。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汉族,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祖上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这些地区又被称为儒家文化圈。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华夏族)后裔,故为孔姓。周灭商后,周武王封武庚于朝歌管理商遗民,设三监。(另封箕子朝鲜)。管蔡武庚之乱后,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启于宋国(今河南商丘),
葬于宋国故地(今商丘市睢阳区),建有微子祠。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为孔子的先祖。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后,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氏,因为家道破败,无力偿还所欠债务,逼逃至鲁国。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其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宋国内乱,从宋国逃到了鲁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是鲁国出名的勇士,叔梁纥先娶施氏曜英,生九女而无一子,其妾生一子孟皮(嫡长子排行称伯,庶出长子排行称孟),但有足疾。在当时的情况下,女子和残疾的儿子都不宜继嗣。叔梁纥后来又在外纳颜氏第三女征在为妻,生孔子,因出生之前曾在尼丘祈祷,故起名为丘,排行第二,故字曰仲尼(以上据《孔子家语.本姓解》载:叔梁纥,虽有九女而无子。其妾生孟皮,孟皮一字伯尼,有足病。于是乃求婚于颜氏。颜氏有三女,其小曰徵在。……私祷尼丘之山以祈焉,生孔子,故名丘字仲尼)。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之后,孔子的家境相当贫寒。由于身处乱世,孔子所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使强大的齐国也畏惧孔子的才能,足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便是著名的七十二贤。七十二人中有很多为各国高官栋梁,又为儒家学派延续了辉煌。
孔子死后第二年(西元前四七八),鲁哀公下令在曲阜阙里孔子的旧宅立庙,既今天的曲阜孔庙。孔子生前所住的三间房屋改成寿堂,将孔子生前使用的衣、冠、车、琴、书册等保存起来,并且按岁时祭祀。这是诸侯祭孔的开始。
· 典礼的历史沿革
汉高祖十二年(西元前一九五),汉高祖经过鲁国,以太牢祭祀孔子。这是帝王祭孔的开始。
汉元帝(西元前四八-三三)征召孔子第十三代孙孔霸为帝师,封关内侯,号褒成君,赐食邑八百户,以税收按时祭祀孔子。这是封孔子子孙为侯,以奉祀孔子的开始。
汉光武帝建武五年(西元二九),派遣大司空宋宏到曲阜阙里祭祀孔子。这是帝王派遣特使祭孔的开始。
在此以前,所有祭孔典礼都在曲阜孔庙举行,直到汉明帝永平二年(西元五九),于太学及郡县学祭祀周公、孔子。从此,中央政府所在地及各地方政府也都在学校中祭孔,祭孔成为全国性的重要活动。
汉明帝永平十五年(西元七二),明帝赴曲阜,祭祀孔子及七十二弟子。这是祭孔有配享的开始。
自汉代以后,祭孔活动延续不断。规模也逐步提升,明清时期达到顶峰,被称为“国之大典”。清代,顺治皇帝定都北京,他在京师国子监立文庙,内有大成殿,专门举行一年一度的祭孔大典,并尊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祀礼规格又进化为上祀、奠帛、读祝文、三献、行三拜九叩大礼。
民间也有祭孔,直至中华民国结束统治大陆时期。1949年,中共政府在中国大陆建立政权以后,基本取消祭孔活动,被有些人认为是去中国化。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大搞批林批孔的运动,祭孔视为封建迷信而被禁止,很多孔庙的文物古迹都被破坏。因此,很多祭孔的仪式、舞蹈很少有人知道。直到1984年,曲阜孔庙才恢复了民间祭孔。以后中国其他地区陆续开始祭孔的活动。
黑龙江省直到2007年,才举行了第一次祭孔活动,还因此要特别到曲阜去学习一切礼仪及舞蹈。中央电视台从2005年开始直播曲阜的祭孔活动。
从1952年开始,中华民国把孔子的生日定为教师节。
古代日本、朝鲜也崇尚儒学,亦有祭孔,并一直保留至今。韩国每年都会有大型祭孔仪式。
· 现代祭孔典礼的制定
从汉朝开始,不论在曲阜,或者在中央政府所在地及地方政府,都已普遍祭祀孔子,也都订有礼仪。随着时代的演变,孔子的封号由汉平帝元始元年(西元一)的褒成宣尼公,逐渐提升为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西元七三九)的文宣王。仪式也就愈来愈完备而隆重。
此外,由于后来在祭孔时,又有孔子弟子及其他儒者配享,所以祭孔时,也同时祭祀这些配享者。祭祀孔子的礼仪称正献礼,祭祀配享者的礼仪称分献礼。
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因为时局动乱,祭孔典礼有时举行,有时未举行,有的地方举行,有的地方未举行;也不像以前的朝代一般,订有可供遵循的礼仪。直到民国五十七年(西元一九六八),教育部奉先总统奖公的指示,邀集内政部等相关单位,并且聘请学者、专家组成“祭孔礼乐工作委员会”,由蒋复璁先生担任主任委员,分别成立礼仪、服装、乐舞、祭器四个研究组,由方豪、王宇清、庄本立、孔德成四位先生为各组召集人,进行研究规划的工作。初步订定大成至圣先师孔子释奠礼仪节,并于同年在台北市孔庙祭孔时试行;然后再经过两年的研讨改进,终于在民国五十九年定案,而由内政部公布实施,各方反应良好而沿用至今。
· 仪式
祭孔大典中的乐舞表演,继承了上古时代汉民族祭祀天地和庆祝丰收与战功的原始舞蹈形式,是集乐、歌、舞、礼为一体的庙堂祭祀乐舞,有“闻乐知德,观舞澄心,识礼明仁,礼正乐垂,中和位育”之谓,是唯一保留下来的汉民族舞蹈,自古以来具有巨大的文化和艺术价值。因此在2005年被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祭孔大典主要包括乐、歌、舞、礼四种形式,乐、歌、舞都是紧紧围绕礼仪而进行的,所有礼仪要求“必丰、必洁、必诚、必敬”。大典用音乐、舞蹈等集中表现了儒家思想文化,体现了艺术形式与政治内容的高度统一,形象地阐释了孔子学说中“礼”的涵义,表达了“仁者爱人”、“以礼立人”的思想,具有较强的思想亲和力、精神凝聚力和艺术感染力,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和乐氛围、构建和谐社会、凝聚民族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作用。
祭孔的最重要议程是三献礼,主祭人要先整衣冠、洗手后才能到孔子香案前上香鞠躬,鞠躬作揖时男的要左手在前右手在后,女的要右手在前左手在后。所谓三献,分初献、亚献和终献。
初献帛爵,帛是黄色的丝绸,爵指仿古的酒杯,由正献官将帛爵供奉到香案后,主祭人宣读并供奉祭文,而后全体参祭人员对孔子像五鞠躬,齐诵《孔子赞》。亚献和终献都是献香献酒,分别由亚献官和终献官将香和酒供奉在香案上,程序和初献相当。
如今的曲阜祭孔大典共分为明故城开城仪式、孔庙开庙仪式、现代公祭和传统祭祀四个部分。在音乐、舞蹈和服饰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首先是音乐新,在原有乐谱的基础上,重新制作了开城、祭孔音乐,入了交响乐、合唱乐团的表现形式,意在达到磅礴大气、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其次是舞蹈新,大典参照《中国历代孔庙雅乐》等有关文献图谱,对祭孔乐舞进行了重新编排,使其更具感染力。再者是服饰新,演出使用的明代服装和道具经过重新设计制作,准确体现了明代祭孔的规模和盛况。更加古朴、庄严、凝重,展现了“千古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的盛况。
· 日期定在9月28日的原因
西元纪元的9月28日作为孔子诞辰日,历来存在争议。
孔子诞辰确实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崔东壁在《洙泗考信录》中曾做过考证,据《春秋谷梁传》定为鲁襄公二十一年冬十月庚子,为今之8月21日;《孔庭纂要》说是8月27日。此外还有西元的10月9日、10月3日,等等。中国古代祭孔,都以每年农历8月27日作为孔子诞辰。民国期间,政府曾定夏历8月27日作为教师节,后又把它换算为西元9月28日。这已为传统习惯,人们从心理上已经认可它,再争论,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6月23日题为《天文推算解疑案,孔子诞辰有新说––江晓原推定孔子生于公元前552年10月9日》。中国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孔子的生卒年份有新说。曾解开“武王伐纣”日程之谜的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主任江晓原教授,日前运用现代天文学方法,推算出孔子生于公元前552年10月9日,于公元前479年3月9日逝世。这一结论与先前一般认为的孔子诞辰年份相差约一年左右。
有关这位古代伟大思想家、教育家的确切诞辰在历史上争论已久。唐代司马贞曾在《史记索隐》中感叹:“《经》、《传》生年不定,致使孔子寿数不明。”本世纪则出现几种观点各持一端的局面。目前比较流行的孔子生年,是依据《史记·孔子世家》中“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得出,即公元前551年。但这一结果与《史记》下文叙述孔子卒年的说法并不吻合。此外也没有孔子出生的确切月、日记载。
江晓原在考察《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等古代文献时发现,孔子出生当年都有庚成日食的记载。在天文学上,日食是非常罕见的现象,同时又是可以精确回推计算年份与日期的天象,成为解决孔子诞辰问题的科学坐标。回推计算表明,公元前552年8月20日,在曲阜确实可以见到一次食分达到0.77的日偏食,且这天的日干支恰为庚戌。在此基础上,江晓原经过严密的天文学计算,最终推定鲁襄公二十一年十月庚子,即公元前552年10月9日,孔子诞生;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即公元前479年3月9日,孔子去世。这一结果与《史记》中“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的记载十分吻合。
江晓原认为,现代天文学提供了确定历史年代的一种科学手段。在此之前,他采用考证天象和回推年份的方法,重现“武王伐纣”的确切日程表,为确定我国古代商周年代设立了至关重要的标点,受到学术界的高度评价。江晓原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第一个天文学史专业博士,他领导的课题组掌握着国际天文学界最先进的长时间星历表数据库和计算软件,能够进行大量严密的天文学计算。
此次江晓原给出孔子诞辰的结论,给孔子研究者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与参考,目前已起多位专家的重视,并有可能影响各地纪念这位古代思想家的日期。
旧时每年农历二月、八月上旬丁日,为祭孔日,称为“丁祭”。每当春秋此日,府县官吏、举人秀才、府学教谕,齐集大成殿祭孔,仪式隆重,庄严肃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