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魔鬼码头”节能25%以上 一线人员减少97%

07.07.2017  19:18

  眼前一幕有点像科幻影片:没有操作员,巨大的桥吊自行挥舞巨臂,从船上精准抓箱,无人驾驶的电动卡车来回运送。整个码头空无一人,所有装卸作业都在静悄悄中完成,与传统的喧嚣码头截然相反。

  这便是全球首个自动化码头——厦门远海集装箱码头14泊位。

  “这个泊位共有3台岸桥、16台轨道吊、18台自动化引导小车(AGV)。自2016年3月建成投入商用以来,安全零事故,共节省能源25%以上,效率提升20%,一线人员减少97%。”厦门远海集装箱码头公司副总经理陈毅鹏对科技日报记者说。

   魔鬼码头”独树一帜

  资料显示,建设工期三年、总投资约6.58亿元的厦门远海自动化码头,岸线长447米,占地面积约16.66万平方米,是全球首个真正意义上的无人化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俗称“魔鬼码头”。

  “大部分功能由中央控制室操作,用计算机控制一系列自动化机械设备完成装卸。”在码头现场,厦门远海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公司技术总监王沈元说。

  传统的集装箱码头在生产作业中受人为因素、天气因素、成本因素等影响,与此同时集装箱码头还面临吞吐量急剧增长的压力。

  “成本是企业的生命线,航运业亦不例外。一切围绕节省成本、提高效率的技术革命,总能找到对应的市场需求。码头的自动化、智能化因此成为最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陈毅鹏说。

  2013年3月,厦门远海集装箱码头联手上海振华重工,在业内率先开启了“魔鬼码头”的研发和建设,经过不断技术攻关及反复验证,于2016年3月建成并投入商用。

  5月27日,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船、21000标准箱级别的“东方香港”号,在位于厦门的国内首座自动化码头完成装船,其全自动的高效过程,令全球航运业瞩目。

   全球首创集装箱搬运电子化

  自动化码头的先进之处在于,哪里都不需要人。

  “传统码头集装箱卡车和岸桥塔吊都需要有人驾驶。仅16台轨道吊,按每台3人轮班,就需要配备48人作业。”王沈元说。

  这套替代了人工的设备便是集装箱自动化码头装卸系统,由上海振华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厦门远海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联合开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集成创新了智能制造、无线通讯、自动导航定位、智能识别、自动化等技术和装备。”王沈元认为,这一项目的核心技术,是重点解决了自动导航运载车系统和堆场装卸系统的耦合。厦门远海集装箱码头因此开创行业之先,即在自动泊位内进行集装箱搬运,不需依靠内燃机设备的码头。

  “也就是说,将码头装卸完全置于轨道上,采用电源驱动,较传统码头节省能源25%以上,真正做到无污染零排放、绿色环保。”陈毅鹏告诉记者。

  航运界人士对“集装箱自动化码头装卸系统”给出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其“创新运用自动化仿真系统,进行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水平运输、堆场装卸、路径优化等设计、开发、统计、分析,颠覆了传统码头装卸流程,对我国传统码头的改造升级具有示范和指导意义”。

  2017年2月,“集装箱自动化码头装卸系统”获2016年度中国港口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码头工人成了办公室“白领

  传统码头上的工作,几乎清一色男人的天下,无论装卸还是塔吊司机,塔吊车上一坐就好几个小时,不仅工作十分辛苦,还很容量出安全事故。

  随着码头自动化,一切全都变了。

  中央控制室里,一名文静的青年女职员正紧盯着电脑屏幕上的监控画面进行远程操作。她就是自动化远程操作员郑逸君,此刻,正与外拖司机配合,完成对集装箱起升最后一米的安全检查。在郑逸君娴熟的操作下,屏幕上显示出集装箱缓缓起升的画面。

  在担任自动化远程操作员之前,郑逸君专门被送到码头现场,做了一段传统塔吊车的女司机。

  如今,只要是在自动化码头泊位工作的员工,都不用在现场进行人工操作了。“不仅改变了我们的工作环境,安全效率也提高到100%。”郑逸君说。

  除郑逸君外,中控室内人声鼎沸,远程操作员们娴熟地指挥着码头上的每一个细节。

  走进中控室,就像来到IT公司,一个大平层办公室里摆满电脑。与IT公司相似,中控室里坐着大量软件、网络工程师,不同的则是还有许多码头工人。

  “之前在桥吊上工作,夏天爬上去就是一身汗,人坐在小车里,跟着集装箱一起动,全身跟着车子一刻不停地颠,边颠边操作。”郑逸君说,这样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并笑称有“蓝领”变“白领”的感觉。

   中国码头掀起自动化浪潮

  “集装箱自动化码头装卸系统”在厦门远海码头成功示范后,在我国乃至世界悄然引发了一场码头“革命”。

  “2015年,厦门远海集装箱码头公司先后签约青岛集装箱自动化码头总承包项目、上海洋山港四期集装箱自动化码头项目和马士基意大利Vado集装箱自动化码头项目。”陈毅鹏说。

  如今,自动化的浪潮正在席卷中国的港口。

  2017年5月11日,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投入商业运营。相比厦门远海集装箱码头一个泊位,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目前有两个泊位。

  公开报道显示,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两个泊位,后方生产控制中心9个远程操控员,承担了传统码头前沿60个人的工作,减少人工约70%,提升作业效率约30%。设计作业效率可达每小时40自然箱,堆场利用率提升10%。

  与此同时,更大规模的全自动化码头,即上海洋山港四期正加紧联调联试,为年底开港做最后准备。

  “10台岸桥、58台轨道吊、50台自动化引导小车(AGV),7个泊位全部投运,一次形成400万标准箱的吞吐能力。”王沈元介绍,年底开港后,上海洋山四期将是全世界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全自动化码头。

  燎原之势还伸向海外。5月27日,全球航运巨头马士基公司在考察厦门港自动化码头后,邀请中方参与其控股的意大利VADO码头自动化改造项目。(记者 矫阳)

【责任编辑:施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