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百姓看病不难不贵 泉州市医改确定四个主攻方向
让老百姓看病不难不贵 泉州市医改确定四个主攻方向
以深化医改为引擎,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泉州市今年医改确定四个主攻方向
今年泉州市将持续深化医改,努力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
从中共泉州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到今年3月15日全市计生暨医改、卫生工作会议,医改的关键词,每一个都很抢眼:坚持公益属性、破除逐利机制、实施分级诊疗、卫生人才培养、好药名医下乡、大病住院保障、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足见下一个医改五年是值得期盼的五年。
作为“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泉州市医改,要怎么走才能让老百姓看病不难、不贵?本期全面解读泉州市2016年医改工作的四个主攻方向。
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今年泉州市将以公立医院院长目标年薪制为突破口,推进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重点做好“一管一放”。“管”就是充分发挥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作用,由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行使对公立医院重大事项决策和监管权力,实行院长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和目标年薪制,将院长年薪、医院工资总额与院长绩效考核结果挂钩,院长年薪由财政全额负担。“放”就是切实落实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将人事管理、中层干部聘用、内部分配、年度预算执行等管理自主权下放给医院。
具体做好“三调一控”。“三调”就是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公立医院人事制度和薪酬制度。充分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逐步建立以成本为基础的价格形成机制;将市直公立医院现行的人事编制总量核定制度改为根据医院床位数核定人员总量,编制使用审批制改为备案制,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根据核定的人员总量和院长绩效考核结果确定人员工资总额,由医院自主分配。“一控”就是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通过加强医院管理,强化内部控制,健全内部控费制度,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和全成本核算,形成主动控费内生机制;坚持“为用而采、按需而设”的原则,全面实行片区药品带量议价采购,进一步挤压药品“虚高”水分,继续推动高值医用耗材网上阳光采购工作。
深化基层第二轮综合改革
在第一轮基层医改的基础上,重点抓好3个方面工作:一是建立健全基层运行新机制。全面推进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归口、三下放”,建立责权对应的管理新机制。探索在核定任务基础上,对于增加的医疗服务收入作为提取奖励性工资增量,以调动基层技术骨干的积极性。二是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新模式。总结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工作,建立医保(新农合)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居民个人支付三方共担费用机制。探索签约服务居民与医生收入挂钩机制,签约服务越多收入越高,引导上级医院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签约服务和多点执业。三是完善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推进“公建民营”村卫生所建设,通过公开招标竞争等方式择优选择乡村医生进驻,按规定给予相应的服务报酬、财政补助和岗位津贴,并落实乡村医生养老保障政策,允许经考核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纳入卫生院管理,统一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
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分级诊疗是医改的硬任务和关键环节。首先,着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改进城乡医院对口帮扶工作,实施精准帮扶,由市、县级医院与服务人口5万以上的中心卫生院建立医疗联合体,鼓励医师在联合体内多点执业,建立上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之间便捷的转诊通道,构建集治疗、康复、长期护理、临终关怀于一体的完整连续的服务链,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流动,再以点带面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其次,完善诊疗服务差别化的价格、医保等政策配套,出台分级诊疗利益导向;再者,先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入手,促进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取得成效后再逐步扩大病种。最后,逐步转变群众就医习惯,引导患者自愿到基层就医。
推进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今年泉州市将按照省上部署,实现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新农合医保管理体制整合,完成“三保合一”和统一经办管理,整合市县管理经办机构,组建市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中心和分支机构,实行市级统筹垂直管理。继续做好城乡居民医保提标扩面工作,同时全面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按人头付费、按床日付费、按服务单元付费等复合型付费方式,鼓励推行按疾病诊断相关组(DRGS)付费方式,充分发挥医保对医疗服务行为、费用的控制引导和监督制约作用。 (张晓明 )
(来源:泉州晚报)
【编辑:林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