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积极谋划与东盟国家合作项目

03.07.2014  12:20
  “这40天我们走了福建好多地方,我会把所见所闻带回我的国家。”近日,在首期福建省东盟国家政府官员研修班结业式上,柬埔寨外交部亚洲司二处副处长罗美珍的话代表了很多学员的心声。

  不少学员都表示,回国以后将推动所在国与福建经贸、人文等多领域的合作,促进东盟与福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在中国历史上是对外开放、对外贸易、对外交往的极为重要的商船通道、历史航道和文化渠道。福建与东南亚国家特别是东盟各国渊源深厚,友好往来历史久远,经贸关系稳固。截至目前,我省已建立的80对国际友城关系中,“海丝”沿线国家占了相当部分。

  近年来,我省外事部门主动融入中国―东盟国家合作框架,积极谋划与东盟国家合作项目,在全国首次创造性地提出福建省“突出东盟、突破东盟”专项工作,推出像东盟政府官员研修班这样旨在促进福建与东盟交流交往的项目和活动,培养东盟知华友华、知闽友闽力量,让福建与东盟在增进理解中实现互利共赢。

   经贸合作唱主角

  当今时代,经贸合作成为国家友好关系稳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充满活力的重要保证,促进福建与东盟各国经贸合作已成为我省对外交往的主角。

  2013年10月,由省外办牵头推动申报的“中国―东盟渔业合作示范基地(印尼金马安渔业综合基地更新改造项目)”和“中国―东盟渔业合作及渔产品交易平台(包括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中国―东盟海洋学院”等三个项目入选首批“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项目。这批项目共18个,其中国家部委项目14个,地方项目仅4个,我省就争取到3个项目,实属来之不易。目前,省外办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全力做好项目后续工作,推动项目尽早落地实施。

  今年,省外办还将联系有关部门,积极申报第二批项目,争取扩大项目影响力和效益。

  我省拥有世界领先的菌草技术。近年来,省外办着力帮助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研究所在与马来西亚开展菌草人才培训等合作的基础上,在马来西亚沙巴州建立菌草示范点,并推动该项目更多地走进东盟国家。今年“6·18”期间在福州召开的第12届国际菌草产业发展研讨会上,设于福建农林大学的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泰王国皇室专属项目部门还签订菌草开发合作协议,将通过菌草技术产业化,帮助泰国87个地区发展。菌草技术的推广,进一步促进了我省与东盟国家在经贸、资源等领域的合作。

  此外,省外办还利用人脉资源,为福州市和其他沿海市县与印尼的华人华侨企业牵线搭桥,开展福建与印尼渔业领域的合作项目。该项目的实施将推动远洋捕捞、海洋渔业养殖和加工的深度开发。

   人文交流传友谊

  5月20日,上海。当晚,由我省选送的舞剧“丝海箫音”片段在亚信峰会第四次峰会专场文艺晚会上为参会的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领导人、负责人和代表演出。作为整台晚会中集中体现“海上丝绸之路”主题的唯一节目,“丝海箫音”赢得全场的热烈掌声和普遍赞赏。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我省以人文交流为纽带,与东盟国家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交流活动,硕果累累。

  今年3月,以“传承友谊、共谋发展”为主题的第四届南洋文化节在厦门举行。东盟10国悉数参与,论坛提出“和平、友谊、合作、发展”的丝路精神,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共鸣。

  从今年起连续三年,我省还将在东盟国家每年举办两至三次“福建周”活动,每次覆盖两个国家,开展省情与相关市情的推介、项目对接、文化交流、旅游促销、侨亲企业恳谈等活动,推动我省与“海丝”沿线国家全方位务实合作。今年8月,首次“福建周”将在斯里兰卡上演。

  此外,在省外办推动下,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于2013年6月落户福建师范大学,成为中国—东盟首批设立的10个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之一,也是福建首个国家级涉外教育培训基地,将为东盟国家培训华文教师、中小学教师和经济管理及专业技术人才;去年,省外办向外国媒体推介“福建发现之旅”采访路线,东南亚国家联合新闻记者团一行11人来闽,通过实地参观和深入采访,充分感受到福建文化的开放与包容,经济的特色与活力,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深厚与渊源。

  省外办认为,东盟各国是福建发展对外关系的深耕细作区域。今后将秉持“项目带动、文教先行、搭建平台”的原则,推动建设“中国—东盟海洋合作中心”,组织“丝路帆远―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展”赴联合国总部展出并赴东盟国家巡展,拓展“海丝”沿线国家国际友城、设立经济合作产业园等重点工作。(郑昭)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
军地领导在福州检查指导征兵体检工作
  8月3日,副省长、省征兵领导小组副组长王金福,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