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中国食品名城”:化危为机 开拓线上销售
连日来,福建紫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加班加点,为赶出口订单加紧生产海鲜罐头。
“疫情下,集团海外罐头订单激增,自热食品供不应求。”福建紫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洪水河告诉中新网记者,目前公司日产3万多份方便食品、七八十吨罐头。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餐饮、旅游等诸多行业受到冲击。在“中国食品名城”福建省漳州市,当地食品行业却呈现逆势上扬的良好态势,出口订单不断。
位于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福建紫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罐头工业十强企业之一,专注食品生产和出口,产品主要出口欧美、日本、东南亚、俄罗斯等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达15亿元(人民币,下同)。
应对疫情下民众需求改变,该公司迅速调整生产,把握机遇。洪水河说,公司及时与海外客户协调沟通,有序安排复工复产,扩大自热食品生产线,将供给餐饮业的大桶装改为生产家庭装,“国内外订单未缩减,产值还在持续增长。”
从大年初二忙至如今的洪水河,不断接到客户的加单需求。他表示,除个别港口被封外,海内外市场恢复正常。
但疫情后续对物价涨跌、资金安全、港口货运等产生的不确定影响,也让他谨慎观望。洪水河说,下一步准备扩大国内市场布局,完善食品深加工产业链,深化对外合作。
漳州被誉为“中国罐头之都”,近年来罐头出口量位居中国第一。作为漳州食品产业的“拳头产品”,漳州罐头行业在疫情冲击下增长趋势明显。据漳州海关统计,今年3月以来,漳州关区共出口罐头货值5713万美元,重量4万多吨,分别同比增长9.8%、11.3%。
罐头出口不降反增,在从业几十年的洪水河看来,这得益于漳州罐头产业基础坚实、全产业链完善;疫情期间政府扶持,快速复产;罐头作为海外偏好的食品储备物资,需求量激增。
在漳州,保鲜果蔬生产出口也增势喜人。福建省福龙冷冻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继成告诉记者,除初期人员复工和物流存在困难外,目前生产、销售和市场均恢复正常,出口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地的海外订单上涨近30%。
黄继成认为,订单上涨是受海外民众囤积物资影响,“食品作为生活必须品,总需求不会有太大波动,只需做出生产上的相应调整。”
漳州烘焙类休闲食品企业则纷纷转战线上销售、产品开发、完善生产,国内外市场双向发力,寻求突破。
“稳扎稳打,才能抗住风险。”福建省然利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蔡井辉说,面对疫情,公司开拓线上销售,研发线上专供产品,避免线上线下价格竞争,“一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50%。”
该公司去年新建的7条生产线,如今全部投产,员工也增加了200多人。蔡井辉说,近年来开拓东南亚市场,疫情期间海外订单成倍增长;未来将借力中欧班列的物流优势,逐步打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
截至目前,漳州市606家规模以上食品企业复工率、员工返岗率达100%。今年前两个月,漳州食品产业实现规模产值250亿元,产销率达98.2%,同比增长0.5个百分点。
“漳州食品产业基础坚实、体系完整,应对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表现出更强韧性。”漳州市食品工业协会会长何红孙认为,疫情期间市场需求旺盛,政府积极推进食品企业高效复工,主动帮助解决融资、供应链配套、交通物流、防疫物资等问题,有力稳住了食品工业基本盘。
在全球疫情蔓延扩散下,进入超市类食品基本不受影响,甚至需求增加,而进入餐饮业产品受影响大。何红孙表示,要引导已有压力的出口型食品企业转向国内市场,缩小风险;主打国内市场的企业应根据疫情转向及时调整生产,开发新品,避免产品积压,共迎疫情下的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