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电商打响“烧钱战” 业内:取代中介不靠谱
打折、返利、零佣金、亿元补贴……这些听起来像是电商平台“烧钱”拉客的“绝招”,近期被频频使用在房地产交易领域。动辄百万的房产交易被搬上网,且不交一分钱中介费,买房还能返利,不禁令人惊呼:“烧钱大战”能否改变房产交易版图? 扬子晚报记者探访发现,南京市场上的房产电商优惠基本集中在新房领域,通过补贴吸引购房者在网上完成交易。
新华社
烧钱大战
从打车烧到买房
继搜房网、安居客等网站纷纷推出“网上房展会”,以团购之名、在网络平台上“掏钱”优惠让利之后,金融巨头平安集团旗下的“平安好房网”5月15日也正式上线,联袂打造“520购房节”。
在所有电商平台中,平安的“烧钱”力度最为凶猛。“平安好房网”在“520购房节”期间一举推出千套特价房源,覆盖北上广三大一线城市,最大优惠幅度为8折。除特价外,其更大的亮点是购房“零中介费”,且有1万元现金补贴,成交后还将返利房款的千分之五。平安宣称将为购房者补贴5亿元。最终,活动共计被“抢房”669套。
平安好房网一上线即引发多方关注。这家被称为“房产中介终结者”的网站引来多家传统中介的质疑。
实际上,电商“烧钱”并不稀奇,真正在行业内引发轩然大波的是它“零中介费”的运营模式。尤其是二手房交易,购房者要付房款1%的中介费,甚至被迫承担卖房者应交的1%,信息不透明也容易产生诸多“猫腻”。而这个网站对购房者免收中介费,这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房产交易模式,甚至被称为“房产中介终结者”。
年初以来,“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用补贴返利的方式快速占领市场,让出租车司机这一最为传统的群体短时间内接纳了新潮的移动互联网工具。此次各大购房网站也展开“烧钱”大战,是否也会给房地产市场带来质变?
5亿元,这个数字“烧”得看起来还不如打车软件“给力”,但它后续引发的金融交易量可能远超任何一个电商企业。平安方面透露,将买房款包装成基金产品的“好房宝”将于6月问世,房屋按揭保险、房屋财产保险等也都会被打包设计到交易环节,“互联网+房产+金融”的模式下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据新华社
扬子晚报记者追访
据扬子晚报记者调查了解,南京目前已经出现了通过补贴购房者来推行网上购房的活动。在搜房网工作的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介绍说,该网站4月份在全国开始推行的“移动购房节”,就是通过补贴吸引购房者在网上完成交易。
该人士介绍道,这部分补贴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其一为楼盘开发商为电商给出的特别补贴;其二为活动平台方、也就是搜房网从自己的佣金中抽出的补贴,具体比例大约为1万元佣金返2000元给购房者;其三为活动平台为参与促成交易的中介方给出抽成补贴。从具体类别上看,后两种无疑属于活动平台的“烧钱”项。
不过记者也了解到,目前南京市场上的电子购房平台都集中在新房领域,一定程度上还鼓励二手中介参与促销,并没有专门针对二手房市场的电商“烧钱”活动。
消灭中介?业内人士认为不靠谱
对于平安好房网提出的“消灭中介”这一说法,南京中介行业人士大多认为其不可能做到,说猛话博关注的意味明显。我爱我家南京市场营销部经理胡涓涓认为,买房跟打车不一样,几十块钱的交易资金风险很低,但买房多涉及家庭重大资金交易,有巨大资金风险。此外,中国繁杂的二手房交易程序也让单独操作的一般人承受不起,光是开证明就要去好几个地方,税费缴纳也很繁杂,多数客户搞不懂,少数搞懂的也愿意花钱图个省事。
胡涓涓认为,现在部分网站也有二手房源信息交易平台,买卖双发可以单独发布信息,但真正做大的还没有。买家和卖家目前还是更愿意通过一个品牌中介实体来了解信息,获得信用保障。从发达国家看,虽然也有网上交易平台,但独立的经纪人实体依然存在着,并没有消失。因此,“消灭中介”的想法比较天真,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影响到实体中介门店。
业内专家:楼市下行给了电商机会
对于平安好房网此时的高调入市,南京工业大学天诚不动产研究所副所长吴翔华认为,因为该平台目前是牺牲中介佣金来补贴买卖双方,确实容易抓住购房者的关注度。而目前市场下行的趋势,也为此类低成本的电商平台提供了出击的机会。不过能否最终成功,还要从成本、服务及市场接受度几个方面来看。
虽然中介实体店不可能在一夕之内被消灭,但受到电商平台的冲击并非完全不可能。吴翔华举例表示,美国也有网络交易平台的情况,人们还是愿意找房屋中介做交易,这是因为人家的服务周到。一个小区内管道的布网和现状信息、用电负荷、历史交易、有无人自杀过等等事无巨细的信息中介都能提供。
反观国内中介,虽然2.4%的中介费普遍低于美国4%-6%的水平,但所能提供的信息服务却很少很少。有些中介从业者甚至面对卖家和买家时先虚报价格,再压低或提高,以此促成交易;现有网络信息平台上,更是存在大量刷屏的虚假信息;而且实体中介较高的门店租金也成为发展累赘。这些都为新模式的电商平台提供了推广基础。如果未来类似平台能利用好成本优势和服务的细节化,结合线上线下优势,也不是没有创造一个新时代的可能性。扬子晚报记者 张遥
(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