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更多的文化交流成“心相连”纽带

29.05.2020  11:21

  每逢全国两会,传统文化都是重要话题。今年的两会上,有一个文化案例特别引人注目,那就是今年春天,英国BBC拍摄的一部中国纪录片走红海外,主角正是中国的“诗圣”--杜甫,他被冠以“中国最伟大的诗人”,第一次以纪录片的方式,被详细地介绍给世界。谈及纪录片拍摄的初衷,导演迈克尔·伍德声称自己是文化交流的坚定信徒,他坚信文化交流能促进不同民族互相理解,消除偏见。(5月26日《人民日报》)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世界文化的百花园,只有各国的文化相融相生,才能更好架起交流的桥梁。纵观中华文化自身的发展,本身就具有包容性,古老的中华文明倡导“和而不同”、“与人为善”,并不断与时俱进。再加上文化是不断吸收的载体,只有不断相融相生,才能实现大格局,大情怀,实现价值观的和美与共生。

  文化之间的交流也是文明之间的对话。中华传统文化是走向强国的丰富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活水”,宝贵的传统文化资源,这也是当下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因。不仅对于中华民族具有生生不息的文明基因,对于世界来说,也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这也是英国为什么要以我们的诗圣杜甫来拍纪录片的原由吧。将世界各族文化精粹得以有效融合,才能让世界文明更好源远流长,让世界人民更好的心相通、手相牵。

  用真诚的文化交流来消融偏见,并非纸上谈兵,而是打通情感意识的重要载体。就如我国倡导的“一带一路”,除了经济,通过举办各种的文化交流,为世界更加融洽建设平台,拓宽道路。让世界共同参与到保护历史文物、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来,并通过文化内涵发掘,激发更多的文化创意,让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好地走出去。无疑交流对话才能让其大放光彩,有助世界各国的传统文化更好走出历史,鲜活起来。

  与优秀传统文化对话不能抱着“老框框”。互联网时代就要建构更多对话的载体和平台。今年全民抗疫期间,“云展览”成为新风尚,全国博物馆系统推出2000多场线上展览,总浏览量超过50亿人次,为的就是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乘着“云端”实现更多“对话”走进千家万户,帮助世界更好了解了中国的文化。让更多人认识到文化从来不是一个静止的存在,而是一种文脉的传承,一种共同的资源。

  因此,新形式下,只有多用优秀的文化来激活人们的情感空间,才能更好唤醒人们的良知,让傲慢和偏见在文化对话中消融,更好来实现“心相连”。(福州文明办 黎昌)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