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化悄然走红激起奋斗新能源
一时间,“太燃了”成为年轻一代的流行语,被广泛应用于包括阅兵在内的一个个心潮涌动、热血澎湃的时刻。这些日子,就读于甘肃政法大学的张远觉得自己很“燃”。由他担任副导演以及配音导演的作品在短短5天里获得了上百万的点击量,所在剧组和多个工作室建立了合作关系,而他个人也开始以嘉宾身份出席各地活动。对于这个年仅21岁的大二学生来说,眼下的成绩是一个“质的飞跃”,是“燃”的一种表现。(10月25日《中国青年报》)
何谓“燃文化”?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这是一种最早兴起于ACG(ACG为英文Animation、Comic、Game的缩写),是无论身处何处,都心怀热情的一种力量。类似于忽然触底反弹,燃起希望。甘肃政法大学的张远就是在“燃文化”的影响下实现超越了过去的自我,让自己越来越好。“燃”无论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还是作为年轻人的奋斗理念与行动。笔者觉得这是一种好现象,“我愿做地上的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如果说当年诗人藏克家的“燃”,是一种新文化的崛起,是一种对中国革命的信念之火燃烧。那么,当今的大学生,用重塑自我的奋斗观去“燃”红自己,大有和当年新文化青年的异曲同工之妙!
“燃”文化悄然走红是一种好现象!它更能激起青年奋斗新能源。青春是美好的,青春能动性比任何时候更能“燃”红天际,然而,这份“燃”文化如果能转变成“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奋斗力量,那才是最好的“燃”。无论是在影视作品中,脚踏风火轮的“哪吒”,还是一个个现实生活中你火前线的身着消防服的“烈火英雄”、他们承载得不仅仅是青春激情与荷尔蒙,更是点“燃”自己的火种,展示了奋斗的力量,表达了青春战胜自己的勇气和力量。就如张远,乐观的人生态度,并不是“燃文化”的全部内涵,“燃”更是脚踏实地地主动进取,愿意为了心中的目标,在各个领域不断拼搏、努力奋斗,踏踏实实做事。这样的人生,即便是出生贫困,当年的上学靠捐助完成,也没有拼爹的资本,但是却从来不少奋斗出美好的底气和力量!
青春要在奋斗中燃亮,就千万不能自暴自弃,不放弃,不抱怨,唯有急起直追,不断追求人生的新高度。就如张远,无论是童年家庭遭遇贫穷变故的咬紧牙关,到如今成为大学生的他,从写剧本、设计角色、建模到剪辑、配音,再到添加字幕、特效,一点都不能马虎。他就是靠着精益求精的态度,在工作学习的方方面面“燃”起火攻,才会在拼中间实现“逆袭”。如果我们也能像他那样,大事小事都能用奋斗“点燃”自己,那么我们的人生价值何愁不“燃”?!(福州文明办 黎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