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百年民俗用品店里 神秘的嫁娶“红篮十二件”

09.07.2015  11:53

  漳州市芗城区香港路167号,是一间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店,店门上的牌匾写着“百年老店 灯火 嫁妆 佛具”,专售各种嫁娶、宗教等民俗用品。

  店里的商品从头花、灯芯,扫帚、畚斗,杯盘、灯火,对联、花帕,到“红篮十二件”,结婚所需的民俗用品琳琅满目,一应俱全。而佛具里的香烛、寿金,香炉、饯盒,神像、佛龛,也令人目不暇接。

  已过七旬的王桂英是这家老店的第三代主人。其外祖母颜香酸,早期在香港路190号家门口摆了个小摊,售卖小百货及嫁娶用品。后王桂英的父亲王水在家开起灯火店,专售各种油灯,颜香酸的小摊便挪到隔壁门口。

  王桂英正向顾客介绍嫁娶民俗

  老式的用铁皮空罐加工成灯座

  “以前没电灯,油灯是家家必用的。父亲就去买来漳州玻璃厂生产的玻璃油灯座、灯罩,又另买来铁皮灯头,自己用矾将灯座与灯头粘合,再出售给顾客。”王桂英介绍说,由于玻璃易碎,父亲又买来铁皮罐头的空罐,加工成灯座,涂上红漆。因铁皮灯座耐用,红色代表吉祥,婚庆时红灯座的油灯充满喜气,很受顾客喜爱。

  王桂英只读到小学五年级便辍学,开始帮家里卖油灯。随着年龄的增长,出落成一美人,因她卖油灯,而油灯的玻璃罩漳州话叫“囱管”,她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囱管西施”。在漳州,流传甚广的故事是,有许多男青年为了能与她说几句话,常到她店买灯罩,而买来的灯罩根本用不完,又担心被人知道,就找个无人处随意扔掉。

  2000年,漳州为了加强对历史文化古城的保护与宣传,开始对香港路沿街立面进行整修。王桂英的老厝正处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世宰贰坊”的石柱下,只能拆除,后来才买下现在的店,继续着她的灯火营生。

  卖了一辈子嫁娶、宗教等民俗用品的王桂英,对漳州周边各地的风俗了如指掌。当顾客来咨询时,王桂英总是细心介绍适合当地风俗的物品,顾客只要走进店,都能满意而归。

  “红篮十二件”是漳州民俗里嫁女必备的,但一般人不清楚这十二件到底是什么。有的说是芋头、麻丝、木炭、稻谷、灯芯、犁头生、蜡日头、剪破棉、橘子干、缘钱缘镜……有的说是尺子、剪刀、丝线、织带、头花、花粉、铁钉、铜钱……众说纷纭,王桂英对此也作为秘密不明说。但她也说明,不是固定哪十二件,所配之物均为吉祥之物,或取其谐音寓意美满。

  由于市场竞争剧烈,为守信誉,王桂英店里的商品一律明码标价,以低利润来争取市场,承诺如果顾客认为买贵了,可以退还。为了降低成本,店里卖的花帕、围裙等布制品,就自己买布来加工。所用的原料以纯棉为最好,但价格较高,而花帕是用来包小孩的,会接触到身体,王桂英坚持采用纯棉布做。

  王桂英的儿子谢天惠与他的妻子是这家老店的第四代传人,而第五代,谢天惠的女儿已另找工作,不可能接手这生意。对于这家百年老店的过去与现在,对于名声在外却赚不了几个钱的尴尬,谢天惠感慨万千。

  虽然他把利润降到最低了,虽然他的服务态度及对民俗用品的细致介绍得到顾客的认可,但一条短短的香港路,卖嫁娶用品的店就有十多家,这生意实在难做。夫妻俩与母亲整天忙,三个人赚的钱还比不过人家一人所赚。虽然赚不了什么钱,但毕竟是传承了百年的家族老店,做的是知根知底的生意,而且年纪也大了,不可能转行,所以,这灯火店还得继续开下去。(本网记者 陈志远 通讯员 郑德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