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湿地公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节假日游客如织

08.03.2016  17:48
  

湿地公园入口

3月5日,周末。三明生态新城湿地公园依旧人山人海。

三明生态新城湿地公园自去年国庆正式对外开放,每天吸引上万游客;今年春节,游客每天突破3万。

因为自然、和谐之美,这里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更是刷爆微信朋友圈。

由废弃养鳗场改造而来的“花溪叠翠”景点。

留下自然

沙县虬江街道墩头村村民老黄从小生活在村里,对湿地公园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不仅熟悉,而且有感情。

老黄没想到的是,建设这么大的一个湿地公园,他所熟悉的一切,如今依然保留着。

留下自然,这是开发建设湿地公园的本意。

进湿地公园大门,是如意湖。如意湖湖体原本是一块低洼地,按照规划,要先把湖体填平,再挖出如意的样子。这样做,要砍掉原先存在的一片松树林,着实浪费。“最后只是引水而来,稍加改造。”如意湖现场施工负责人王声文说。

如意湖”只是湿地公园建设的一个缩影。

在墩头村附近,原来有20多口养鳗池。设计者将这些养鳗池保留下来,水从上游墩头水库往下流,具有高低差的池塘起到净化水源的作用,通过层层过滤杂质,串起一个个小湖,断成一个个小瀑。流到下游小溪中的水清澈见底,让游客看得见身影,听得到水声。

公园不仅对原有的桂花林、梨树、杨树等进行修剪保留,就连芒草、芦苇等杂草也很少做修饰。

公园内150亩的茶花基地里,几幢村民房也被完整保留下来。台商刘金城告诉记者,这些民房将改造成台湾民宿,再引入台湾文化,茶花小镇就将名副其实。

刘金城认为,老房子和自然的山、水、草、木一样,本身就是一种怀念,应该留下。

  

静谧的如意湖

创造自然

湿地公园设计代表林敬民说起这样一个细节,景区内100多棵香樟树,是工作人员从沙县至尤溪废弃公路上移来的行道树。

创造自然是湿地公园建设的另一个理念。

在二期建设中,湿地公园将沿着墩头水库到湿地公园的水流,在其两边设计两条通向坝顶的栈道,并设置“兰花幽谷、迎客观澜、竹影清风、水天相映、陶然幽居、云桥卧坡、飞虹曲韵、骑行营地”等十二景。

栈道旁尽量不安排高大乔木,给鸟类腾出充足的活动空间。主要种植一些动物食源植物和鸟嗜植物,为鸟类提供食物来源。

为了让涉水禽类繁衍生息,湿地公园还特地设计了一个3万平方米保育区,里边不设道路,禁止市民入内,游客只可远观。保育区配置各种植物,吸引白鹭、白鹇、鸳鸯等野鸟。

公园在植物选择上以乡土植物为主,外来植物为辅,注重保护生物多样性。因地选择种植樟树、秋枫、木芙蓉、格桑花等品种,花草争奇斗艳,灿若云锦。

此外,公园还利用周边万亩原生态山林拓展空间,融入了节能环保的理念,使用光伏和微风发电、彩胶石和陶土砖透水路面、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等,营造低碳生态园。

  

盛开的郁金香引来游客流连。

映月栈桥景点

融入自然

沙县虬江街道墩头村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珠峰山下,和湿地公园紧紧连在一起。

墩头村全村1000多人口,森林资源丰富,拥有万亩竹林。水系发达,溪涧众多,有大小瀑布10多个,自然美景得天独厚。“湿地公园的水都是从村里流下去的。”自从三明生态新城建了湿地公园,墩头村民一直引以为豪。

可惜,过去这些美景是“深在闺中人未识”。

随着建设逐步推进,开始慢慢把湿地公园延伸融入至墩头这个更加自然的村落。

去年刚刚当选墩头村村主任的张逢棉也同样坐不住了,“如何抓住机会,将墩头村的天然美景开发出来展示出去,将游客吸引到村里来?

张逢棉带领村两委班子经过一番调研,很快,“绿水青山任你游,天然氧吧森林浴”的美丽乡村游规划“新鲜出炉”。

张逢棉带着记者先“过把瘾”。在村一眼泉水边上,泉水“汩汩”地不停冒着。“一到冬天,这泉水会冒烟。”张逢棉介绍,准备把这里开发成泉水景观。

泉水边上,是一座修建于五十年代的旧民居。张逢棉说,这里进行改造,不久就变成一座民间戏台。村里留有悠久的民间古戏曲目,可以在这里让游客欣赏。

在茶窠瀑布景观点,一道瀑布飞流直下,水花四溅,很是壮观。在瀑布上方,几名工人正在抓紧建设400平方米的活动中心。

张逢棉告诉记者,村里还开发了郑坑东平五雷洞和万亩竹林氧吧等景观。在万亩竹林里,记者看到,石片铺成的25公里竹林道路已经全部完成,游客无论开车还是步行,可不走回头路畅游竹海。

墩头村种植淮山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每年产量200吨,产值300多万元。村里借建设湿地公园的机会,开发美丽乡村游,对农副产品的销售能否带动,墩头村民很是期待。

村民黄德荣在村里流转土地种植淮山,每年收入10多万元。黄德荣告诉记者,过去,淮山都要到市场去卖。村里开发旅游,希望能在村里,就能把淮山卖给游客。

多知道一点

城市湿地公园是一种独特的公园类型,是指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具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的,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公园,是集保护、科普、休闲等于一体的特殊旅游资源。

【编辑:李南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