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扫 文明当先
凭吊古人,遥寄相思,又是一年清明时,每年这个时节,大家都要对已故的先人进行扫墓祭拜。作为我国延承了几千年的传统习俗—清明祭扫,早已成为我们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一种习俗方式。
清明这天,祭祀品店也迎来生意兴隆的一天。各类冥纸、金元宝、小轿车、香烛、鞭炮供不应求,城市高速乡村小路也因此车水马龙、人潮涌动;林间坟头,冥币飞舞、炮声震天。此情此景,让人不免心生感叹,这一天大家都挺忙,也挺累。
近年来,关于清明人挤遭踩踏、清除坟草肆意燃烧、纸币未完全燃尽引发山火等等屡见报端。看着成片的山林绿地被大火无情的吞噬,烧毁之处留下的斑斑焦迹,着实令人心痛。文明祭扫是一个社会文明的“风尚标”,如何文明祭扫,它考验着我们每一个公民文明素养。作为有着几千年文明传统习俗的中华民族,我们不反对大家进行传统祭扫,但在祭扫过程中举手之劳的小文明是不是也应该有呢?
其实祭扫不在于花钱多少,场面大小,多用鲜花、植树代替焚烧和祭品,不仅防止了扫墓带来的交通堵塞、人员挤踏,也避免了烟雾带来的环保污染及焚烧不当引发的山林火灾,更体现了我们这个时代与时俱进文明感。日前,四川成都推出了一种互联网祭扫方式,用户在微信公众号上写上寄语,同步到墓地前大屏幕上以表哀思。消息一出引发热议,这种方式的出现大大缓解了城市的交通压力,而对于那些远在他乡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归乡祭扫的人群来说也无疑是一件好事,省去了舟车劳顿的同时也解决了他们对先人的寄思之情,从长远看利国利民。当然,对于这种新生事物大部分人可能一时无法转变固有的传统观念,我们不赞成道德绑架,这种创新方式的推行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加强正确的引导,需要大家共同搭建文明祭扫的桥梁。在这个社会不断更新的文明时代,不管大家选用何种方式祭扫,都应文明相随。
文明祭扫,绿色出行,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树立祭扫新风尚!(梅列区委文明办 范丽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