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今年新生男女比例2:1 有6名00后、8对双胞胎

20.08.2015  12:50

  昨天上午,清华园迎来了3300多名新生。今年清华录取的新生中,尖子生继续“扎堆儿”,全国理科实考分前10名中超过六成选择清华,文科录取的分数线上考生超过八成是各省份的文科实考分前10名。在这批新生中,有6名“00”后、8对双胞胎。其中,年龄最小的新生生于2001年5月,刚满14周岁。

  □现场 校长赠的书 新生都看了

  虽然昨天早晨细雨濛濛,但仍有不少学生7点多就来到清华园报到。不少新生独立完成报到手续,家长仅负责在门口看行李。

  7月录取完成后,清华大学向新生发放录取通知书,并附赠新任校长邱勇赠与的礼物——《平凡的世界》。昨天8点20分,邱勇到报到现场看望新生,刘祥就是其中一员。刘祥来自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高中,是通过国家贫困专项计划被录取到清华的,他是榆林地区今年唯一进入清华的学生,也是清华2015级新生中第一位收到录取通知书和校长赠书的学生。报到现场,邱勇与刘祥握手,祝贺他考入清华,并询问:“平凡的世界》有什么感受?" >暑假阅读《平凡的世界》有什么感受?”刘祥回答:“感受很深,我就是陕北人,书里的内容贴近我的生活。

  邱勇昨天首次向京华时报记者披露了赠送《平凡的世界》的初衷:“希望清华学生能像书中的主人公一样,树立理想信念,并关注现实的发展。理想和现实是清华学生一开始就应该关注到的两个很重要的方面。

  记者采访发现,几乎所有新生都在暑假期间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的阅读。毕业于人大附中的清华新生李一锦说,自己高一时曾看过这本书,暑假又重看了一遍,“感觉主人公对于苦难的认识和态度令人非常震撼,也是我们这代人非常缺乏的”。

  年最高资助 涨至一万六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清华继续提供全方位资助。校党委学生部副部长牛犇介绍,与往年不同,今年申请资助的清华新生在报到当天就能得到一份《清华大学新生资助方案》,通过这份方案,学生在本科4年可以获得哪些经济资助一目了然,学生可以放下思想包袱,安心学习生活。

  今年,清华对贫困新生的资助额度进行了调整,包括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等,每年最高的资助额度从1.3万元提高到了1.6万元,生活费用大约每月950元。“如果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无法达到这个标准,学校将通过资助方案予以补足。”牛犇说,截至8月19日,清华已为104名新生寄送了交通费和生活费10万多元。

  此外,学校还设计了包括自行车卡、被褥卡、教材卡、学习生活购物券、体检卡、观演卡、理发卡等一系列卡片的“爱心纪念封”,有需要的新生均可申请。

  □特点

  男女二比一 尖子生扎堆

  清华招生办公室主任于世洁介绍,今年共录取新生3300多人,其中理工类考生占83%,文史类考生占10%,艺术类考生占7%。另外,少数民族考生占9.6%,来自县级及县级以下高中的考生接近1/4,男女生比例为2:1。

  于世洁介绍,理科方面,清华在13个省份的统招录取分数线居全国高校之首,全国31个省份的208名理科实考分前10名被清华录取,数量达全国理科实考分前10名人数的六成以上。文科方面,清华在28个省份的文科统招录取分数线居全国高校之首,全国31个省份的83名实考分前10名被清华录取,录取的分数线上考生超过八成为各省市自治区的文科实考分前10名。

  今年共有260名进入学科竞赛国家集训队并获得保送生资格的学生,其中132名选择到清华求学。

  针对寒门学子的“自强计划”认定了168名学生,最终86名同学圆梦清华。清华还承担了250个国家贫困专项计划的招生名额,最终录取256名考生。

  “00”后新生 开启大学梦

  新生中有6名“00后”,分别来自北京、广东和安徽。年龄最小的新生生于2001年5月,刚满14周岁。

  毕业于深圳市实验中学的蒋姚贝龙出生于2000年6月,由于母亲是小学语文老师,他4岁半就随班就读一年级,8岁升入初中,其间连跳两级。虽然他初二才随家人从湖南益阳搬到深圳,但他适应很快,中学时成绩一直保持在年级前1%。高考668分的他凭借清华“领军计划”30分的降分优惠,顺利走入清华园,将就读航空航天学院。

  虽然年龄偏小,但蒋姚贝龙对大学生活全无担忧。他说自己从高中就开始寄宿,独立生活完全没问题。昨天报到时,注册、资料审核等一系列手续都是蒋姚贝龙自己完成的。

  8对双胞胎 同入清华园

  清华新生中有8对双胞胎,分别来自7个省份。

  来自福建同安一中的双胞胎姐妹花,分别以688分、684分的高分考取经管学院的经济与金融(国际班)与工商管理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方向)专业。姐妹俩都是数学奥赛省一等奖获得者,名字频繁出现在各类学科竞赛和评优争先获奖榜单中。姐妹俩都是钢琴十级,对音乐、游泳、跑步等也非常有兴趣。

  来自四川成都的冯丹和冯青是双胞胎兄弟,两人分别被录取到建筑学院建筑学(含城乡规划)专业和经管学院经济与金融(国际班)专业。昨天一早,两个小伙子独立坐飞机来到北京,并一起入校完成了报到手续。冯丹说,感觉清华校园非常整洁,同学们都很有朝气,整个氛围都很积极、和谐,非常向往在这里的大学时光,“希望能在清华有所收获”。

  □亮点

  国学小才女 曾写四言赋

  在今年招生简章公布时,清华首次提出招收在语言、逻辑、智力、记忆、国学等方面具有特殊天赋或才能的学生,引发了极大关注。其中在国学方面,清华推出的是经学与出土文献两个学科/专业特长生选拔项目。最终,有6名学生被录取到人文科学实验班(出土文献方向)和人文科学实验班(经学方向)。

  记者在报到现场见到其中一位具有“特殊天赋”的新生——王天骄。她在清华自主招生中获“突出才能类”认定,获得了60分的降分,被录取至人文科学实验班(经学方向)。这名来自河北安国中学的小女孩文静白皙,留着齐刘海儿,显得稚气未脱。她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就在母亲的影响下读《三字经》《弟子规》等蒙学经典,慢慢地爱上了国学。

  清华招生简章中要求能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笠翁对韵》《龙文鞭影》;能背诵《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及《周易》《诗经》中的一种;有初步的文字学基础,学过《说文解字》等。王天骄坦言自己基本符合要求,会背百分之六七十,“《说文解字》以前没读过,5月特意读了”。

  虽然具备国学天赋,但王天骄却是名理科生。她不仅会写诗作赋,还曾在全班46名同学的名字中各取一字,做成了一篇四言赋。

  “这篇赋分为春夏秋冬四个部分,象征着班级同学团结一心,其中包含我名字的是‘鸣蝉争喧,暑天骄阳’。”王天骄告诉记者,这篇赋被班主任作为“班志”悬挂在教室门口展示了一年多。

  “我想像最敬仰的清华学长季羡林先生一样,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将一生献给博雅的国学。”王天骄说,未来她希望以学习与研究儒家经典为终身志向,继续留校做研究。

  37名双培生 享清华待遇

  在北京今年首次实行的“双培计划”中,清华承接了37名来自北京市属高校的新生。未来3年里,这37名新生在住宿、编班、选课、社团活动中都将全面享受清华学子的待遇。这些新生多数在昨天上午先到市属高校报到,下午统一到清华报到。

  37名“双培”新生中,包括北工大10人、首经贸9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6人、北二外5人、北服4人、北京建筑大学3人。

  清华专门成立了双培办公室,办公室主任顾佩介绍,这些学生入校后,所有培养方案将由“双培”录取专业对应的院系确定,清华的接收院系与相应的市属高校院系对接。如果市属高校有特殊要求,学生可在选修课程上有所侧重,以适应“双培”培养需要。开学后,清华将对“双培”学子进行数理基础的摸底和辅导,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如有需要,清华也会安排相应的帮助,比如让高年级同学对其进行辅导等。

  参加“双培计划”的学生学籍在市属高校,因此与学籍挂钩的相关评奖、评优都由市属高校进行。京华时报记者 张晓鸽

  (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