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江区紧盯民生领域惩治“蝇腐蚁贪”
莆田网讯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在基层,扶贫、低保、新农合、惠农补贴、征地拆迁、村级工程建设等民生领域腐败问题易发多发。这些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行为,像蛀虫一样侵蚀着党员干部肌体,动摇党的执政根基,损害党的形象,破坏党群干群关系,人民群众深恶痛绝。
当前,全市上下正在扎实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并开展查处群众身边腐败问题专项工作,向群众身边的腐败亮剑。涵江区紧跟部署,把监督执纪问责牢牢扛在肩上。今年来,涵江区纪委通过媒体曝光查处的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件95件。
涵江区委常委、纪委书记邱玉良说:“在基层,损害群众利益案件的危害不容小觑,我们必须露头就打,同时深挖‘窝案’、‘串案’、‘案中案’,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
■深挖腐败线索
找到问题才能精准发力,涵江区纪检监察机关一直把发现和收集问题线索作为惩治“蝇腐蚁贪”的重要环节。
今年3月,庄边镇上院村多名群众向涵江区纪委反映,该村支部书记郑某、村主任邱某把上级下达给村民的生态公益林补偿金、种粮农民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等款项分多次占为己有,并违规提取村生态林公益林补偿金用于偿还吃喝款。
涵江区纪委接到举报后,立即组织力量进行内查外调,查清了邱某、郑某在2008年至2013年任职期间,利用职权多次套取补助款项。邱某共侵占种粮农民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8560元,生态公益林补偿金18011元;郑某、邱某还违规提取该村生态公益林补偿金8308元,用于偿还吃喝款。目前,邱某已被留党察看处分。
为斩断伸向群众利益的“黑手”,涵江区组织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清理整治,集中整治违背党的农村政策和违反农村“三资”管理规定、侵占国家资金、侵吞集体资产、侵蚀农民利益、侵害农民权益等问题,切实维护群众权益。
涵江区纪委监察局班子成员牵头分片挂钩,每位常委、副局长分别挂钩联系2个镇街包案带案督促办理。同时,组织开展镇村干部涉纪信访问题线索大起底,与信访局、涉农部门等主动沟通衔接,及时移交涉纪问题线索,逐一建立工作台账。对收集到的信访举报加强综合分析,多渠道排查问题线索。今年以来,涵江区纪委共受理检举控告类来信来访、电话举报198件次,比增42.4%。其中,初信初访93件,从中筛选案件线索45件,已查实立案12件。
■坚持问责到底
“雁过拔毛”、吃拿卡要是基层党员干部贪腐的主要表现。群众对党员干部参与事务管理中获利,贪污截留或骗取征地拆迁款等与民争利的行为反映十分强烈。
群众利益无小事。今年初,涵江区纪委收到一封举报信后,对涵江区农业局干部李某、方某进行调查核实。经查,李某作为农业局能源站负责人,在沼气项目建设验收及申领补贴等事宜上,为他人谋取利益,并多次收受他人钱财共计4.9万元。他还在沼气补助发放和检查的过程中,违反规定滥用职权,造成国家沼气补助款被不符合资格的人冒领达37万多元的严重后果。而方某则在沼气池建设验收、补贴发放以及农业行政执法检查、处罚等事宜上为他人谋取利益,多次收受他人钱财共计10.46万元。李某、方某已被移送司法机关进一步侦查。
由于“蝇腐蚁贪”生活工作在基层,直接与群众打交道,其行为失范,势必损毁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严重毒化社会风气。为此,涵江区纪检监察机关联合区财政局、发改局、农业局等10个部门进行统一部署,着重检查问题多发地区的资金规模较大、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涉农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同时,把纠正、查处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作为“一案双查”的重要内容,对落实“两个责任”不力,出现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坚持问责到底。今年以来,涵江区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查处科级及科级以下干部贪污贿赂案件30件,其中移送司法机关9件。
■消除监管盲区
权利集中而又缺乏监管,往往成为滋生“蛀虫”的温床。
为消除基层监管盲区,把基层监管工作做实,涵江区从压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入手,层层传递反腐压力,落实监管责任。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案,在追究当事人责任的同时,严肃追究相关领导责任。研究制定了《涵江区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实施意见》和《涵江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区级检查暂行办法》,进一步明确各级各部门党委领导班子、主要领导、其他班子成员3个层面14项主体责任清单,以及纪委4项监督责任清单,确保压力传导到位,工作落实到位。同时,实行“谁主管、谁负责”,将各级各部门严查群众身边的腐败案件情况作为“两个责任”考核、绩效评估等工作的重要评价指标,严格奖惩兑现,形成了查处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强大合力。
近年来,村级小额工程招投标中案件频发,涵江区纪委与区农业局联合制定了《涵江区镇村招投标委托管理暂行规定(试行)》,有效地规范了村级小额工程的招投标行为,做到查处一个案件、健全一套制度、解决一类问题、堵塞一批漏洞。
涵江区在压实责任的同时,还注重夯实基层监督基础。在全区乡镇配齐纪委书记和专职纪委副书记,并配备1至3名乡镇纪委委员;建立健全村、社区监督网络,将基层纪检组织体系从乡镇街道向村、社区延伸,整合村民理财小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的人员和力量,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由于基层立体监督网络的健全,有效遏制“蝇腐蚁贪”腐败增量滋生空间。(湄洲日报记者 蔡玲 通讯员 陈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