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侨报》:直击福建泰宁泥石流灾害救援:搜寻最后的失联者
中新社泰宁5月9日电 题:直击福建泰宁泥石流灾害救援:搜寻最后的失联者
作者 林春茵 徐迎华
9日13时,暴雨初歇,却仍有闷雷滚滚。在福建泰宁泥石流灾害核心区,上千名武警、消防官兵和民间救援义工继续跋涉在扭曲的钢筋、淤泥和乱石中,搜寻最后的失联者。
右上方水库正在泄洪,黄龙怒啸而下,撞击河岸和路基。池潭水电厂扩建工程项目的板房被泥石流前推了约10米,立在岸边,而板房右侧一块空地,正是当天的重点搜寻地区。
厦门蓝天救援队的队长水草为着动作方便,没有穿雨衣,工装已经濡湿。她半跪在泥地里,用手轻轻刨开淤泥和杂物,为一位新发现的遇难者裹上棉被。
约十名战士和救援义工站起身来,脱帽、垂手、肃立;挖掘机仰起巨爪,长鸣哀笛。这里的哀鸣还没落音,另一处哀笛又低沉响起。
上千名武警、消防官兵闻声脱帽致礼,风声交杂雨声,这是一场简单而隆重的告别式。
8日4时许,泰宁县开善乡发生泥石流灾害,造成池潭水电厂1座办公楼被冲垮、1座项目工地住宿工棚被埋压。截至9日21时,该泥石流灾害已经确认有34人遇难,尚有4人失联。
灾害已经过去40多个小时,救援一刻也没有停止。
当天,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率专家抵达后,立即开展救援指导。国家安监总局专家携带雷达监测等救援设备,再迎一个雨夜搜救。
“未清理的滚石容易引起震动,造成碎石滚落。”公安部消防局副局长罗永强说,复杂地貌和天气对搜索带来诸多不利,目前采取多个平台分层式救援。
武警水电六支队三大队大队长陶维有相同的看法,“暴雨天气、丹霞地貌和大坝泄洪三个因素决定施救难度很大,未清理的滚石震动随时引发碎石滚落,必须分秒必争。”
灾后24小时中,负责架桥通路的31集团军某旅创出了最初的生死时速。8日11时,通往灾害核心区的杉城镇小均路段,大水冲塌路基,形成17米长的豁口,水流湍急,数百台救援车辆全被阻隔。
接到架桥通路的命令后,31集团军某旅陈晓亮率队紧急赶赴泰宁,“暴雨中的能见度只有5到10米,500多公里路程只用了6个小时”。不到30分钟,一座承重50吨、长达30米的钢铁架桥飞架沟堑,成为“救援线上的卡口”,打通了泥石流灾害救援的生命通道。
在救援现场,记者看到,时而有战士踏空,淤泥淹至腰部。来自厦门消防、福州消防和曙光救援的10只搜救犬轮番上阵。福州市消防支队的搜救犬“海盗”、“天籁”,在8日晚由福建省消防总队总队长王文生带领,进入灾害现场核心区域展开搜索。
“核心区满目疮痍,到处都是湿滑的大石块,雨水浑着泥浆,形成一个又一个的泥坑。”福州市消防支队搜救犬分队的带队指挥员卓雄云告诉中新社记者,灾害现场的复杂地形和不利气象条件超出之前的想象,给训导员和搜救犬的搜救带来很多困难。
为了最后的失联者,今夜又将是一个不眠夜。(完)
【编辑:林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