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法治思维的民政人——泉州市民政局组织开展2017年“12.4”国家宪法日民政法治讲座
“12月12日,泉州市民政局以“12.4”宪法日为契机,组织开展民政法治讲座,特别邀请到来自北京的郭然老师为民政系统各位同仁讲解民政法治知识。郭然老师以慈善工作的法治思维为切入点,结合善心汇、养老院购买救护车等四个经典实例,以逐层解析、逐步深入的讲解方式,使法治思维悄然走进了每个人的心中,对于如何将法治思维融入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事前预防,遏制事态苗头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要学习每一部法律的立法背景,琢磨立法本意,再结合工作实质去运用法律判断问题。”郭然老师在讲解善心汇一案时,将该公司的发展历程一环环呈现,并引导大家去关注发展异态,发现问题的苗头。她总结,其实许多的案件在事态扩大之前都存在许多端倪,是可以被观察、被控制的,在明了基本的法律法规基础上,在平时我们就要注意及时掌握大政方针,了解热点问题,加强内控管理,增强警惕性。
事中监督,控制事态发展
郭然老师以一个卡车司机慈善项目的例子,呈现了较为隐蔽的一些案件情况。对于操作环节较多,单个环节无法介入的情况下,郭然老师提醒大家,要多分析整个事件的相关环节,跳脱固化思维的束缚,联合多部门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尤其在慈善工作中,许多案件不仅仅是涉及到民政部门,也涉及到工商管理部门、公安部门等的监管。面对一时无法定性处理的案件,我们要加强舆情监控和风险评估,做好应急预案工作。
事后调处,降低事态影响
能够事先预防的,尽量不要留到事后处置。对于已经发生的案件,我们要在充分调查基础上做出专业决策,以社会稳定为目标做好危机公关,以提升服务为主旨进行事件跟踪。做好每个案例的总结,梳理处理案例的经验,引以为戒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加强业务监管。
一场讲座,只有短短两个钟头,却让法治理念悄然步入了每个民政人的脑海中,让法治的形象呈现在每个人的眼前。十九大报告重申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为十四条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一场讲座只是我们作为一个基层单位,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的冰山一角,还有许多举措需要去实施,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推动。(泉州市民政局办公室 陈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