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法治从这里走来㉙ | 首创粮食调剂制度

22.10.2021  22:30

谷贱伤农,引发关注

长汀县博物馆馆藏有一张1930年6月闽西苏维埃政府发布的《关于组织粮食调济局问题》的布告,布告为长方形,用黑色毛笔竖行书写,左侧边中部盖有“闽西苏维埃政府”印章,为国家一级文物。

1929年夏收季节,闽西苏区各级苏维埃政权相继建立,土地分配基本完成。正当农民们高兴地从自己的土地上收获稻谷时,各地出现“谷贱伤农”现象,大米价格不断下跌,但城里的工业品,如洋布、煤油、食盐的价格却在飞快上涨。农民们家里堆积起来的粮食值不了多少钱,很难换回需要的日常用品,甚至连剃头的钱都没有,一度造成部分地区的恐慌。

粮食调剂,平抑粮价

中共闽西特委调查后发现:龙岩、永定、上杭等地的农产品价格都在下跌,卖掉一石以上的大米,才能买得起做一件衫裤的洋布。“这种剪刀差现象,实际上仍是剥削农民”,而国民党的军事“围剿”、经济封锁和奸商投机倒把操纵市场是其主要原因。

苏维埃政府粮食调剂局使用的米升

为了解决农产品和工业品“剪刀差”问题,闽西苏区出台了一系列经济政策法规。1930年6月1日,闽西苏维埃政府发布《闽西苏维埃政府经济部关于调剂米价宣传大纲》,强调调剂米价的重要性;6月14日,闽西苏维埃政府发出《关于组织粮食调济局问题》的布告,宣布成立闽西苏维埃政府粮食调剂局,这是中央苏区第一个粮食调剂局,以政府力量平抑粮价,稳定粮食市场,打击不法奸商,保障了根据地军民的粮食供应。


闽西经验,苏区推广

1930年7月9号,闽西苏维埃政府又发布了《关于粮食调剂局问题》的通告,对调剂米价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调整,平定了粮价,解决了“谷贱伤农”的问题,有效调动了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新杭县粮食调剂支局出具给黄坑乡苏维埃政府主席的粜谷退款收据

建立粮食调剂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进行经济建设的一大创举。1933年3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第36次常委会决定推广闽西根据地这一经验做法,在中央苏区兴起办粮食调剂局的运动,推动根据地军民在反对敌人经济封锁的斗争中取得胜利。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粮食调剂局汀州分局广告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融媒体资讯中心

福建新闻广播

联合推出百集历史印象志

共和国法治从这里走来


追寻上世纪二三十年代

闽西苏区如何孕育了红色法治

创造了我党法治建设史上的诸多第一

成为共和国的“法治摇篮

听一声霹雳破混沌

看血染红旗铸法魂

……

  责任编辑:罗晓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