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晚报》、光明网2015.3.19:泉州行动与国家创新战略合拍共振
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实施“泉州制造2025”
泉州行动与国家创新战略合拍共振
泉州市科技局 泉州市科技创新联合会
以数控一代为抓手推动转型升级 对接中关村试点政策推进全方位创新
■ 创新驱动发展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在更大范围内推广中关村创新试点政策。此举有望让先行者福建泉州抢占先机、率先受益。
泉州自许“民办特区”,创造“泉州模式”“晋江经验”等,荣膺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如今在全省率先实施“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工程,作为支持企业全方位创新、推动民企转型发展、打造经济升级版的重要抓手,成为“中国制造2025”的唯一地方试点,与国家创新战略合拍共振。
泉州为何成为唯一试点,又如何为全国创新战略探路,给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记者就此进行调研。
以数控一代为抓手
推动转型升级
在刚刚揭晓的“年度最具成长力科技小巨人”评选活动中,“数控一代”示范企业嘉泰数控、瑜鼎机械等登上榜单,树立2014年泉州“科技创新风向标”:如何通过数控技术产品的开发应用,把创新变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嘉泰数控推出可替代国际进口的六轴五连动加工中心,与深圳比亚迪签订首期500台数控机床销售合同,新增产值1.2亿元;瑜鼎机械转型为自动化设备服务提供商,其自主研发的机器人抛光设备,技术与欧洲同步,去年仅一个季度就收获千万订单。
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示范引领,睿能、蓝鼎等一批高成长性在孵企业加速成长。如微柏与厦门大学、集美大学等合作,自主研发机械手臂及数控系统,实现了六轴联动、填补省内空白,在精展精密、航天世东等企业运用。
据泉州市科技局负责人介绍,“数控一代”示范工程的实施,不仅为泉州经济发展引入“智慧生产线”,而且研发投入、创新产出等指标大幅提升,推动民营企业实现“有质量的增长”。
如遴选百家“数控一代”示范企业和百个示范项目,带动相关研发费用投入达10亿元,2014年全市R&D以30%左右的全省最高增幅增长;百家示范企业获得授权发明专利91项,占全市授权发明专利总数的28%;研发纺织、建材、工程机械数控化装备新品种20个,机床产业中龙门加工中心涵盖所有国家目录产品,高端数控装备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
吸引纺织鞋服、建筑建材、机床和机器人等行业1000多家企业参与,推广应用国产数控系统1400多套,相关企业减少用工20%—30%,替代进口降低成本30%—50%。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感受数控技术带来质的蜕变,依靠科技创新实现转型升级的正确路径。
对接中关村试点政策
推进全方位创新
被科技部等部委批准为全国示范工程区域试点城市,为中国工程院“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战略唯一地方试点,获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省科技重大专项支持。
泉州“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实施一年多来,不仅创新成效不断显现,更重要的是工作层面不断提升,得到科技部、中国工程院和福建省委省政府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尤权书记、苏树林省长多次批示要求抓住机遇、积极推进、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洪捷序副省长具体指导协调;科技部、中国工程院和省政府主要领导出席现场推进会作出充分肯定。省政府专门出台支持泉州加快推进“数控一代”促进智能装备产业发展10条措施,省科技厅、经信委和泉州市等制定配套措施重点扶持。
作为民营经济大市、重要制造业基地,泉州也面临机械设备数控系统应用推广不够,自主研发基础薄弱,由此带来制造业用工紧张、成本高企等问题,全市产业迫切需要转型升级。
“在后危机时代,以打造经济‘升级版’为目标的泉州民企创新,不只是单兵突进、单一层面的创新,而要大力推进全方位创新,增创泉州发展新优势。”泉州市委书记黄少萍、市长郑新聪思路清晰、方向明确。
民营经济也是草根经济,原先的“大众创业”“草根创新”,如何提升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泉州以筹建申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泉州分园为契机,积极对接中关村创新试点政策,推出一系列科技改革“重拳”,以体制创新激活全社会的科技创新创业热情——
早在2013年8月,泉州便出台重点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的若干意见,计划三年内培育50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2014年6月,开展“支持企业全方位创新”行动,集中支持产业组织、技术研发等“六大类创新”,破解制约企业创新的问题。
同时,泉州抓住时机率先实施“数控一代”示范工程试点,作为企业转型升级的标志性工程积极推动,构建“全产业动员、全资源集聚、全领域调动、全链条布局、全体系服务”的组织创新体系。
——强化组织力量,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研究实施“数控一代”及“泉州制造2025”工程,要求市科技局要牵头组织完善实施方案和相关政策;黄少萍书记、郑新聪市长、林伯前常务副市长、陈灿辉副市长等指导“数控一代”推进方向及促进举措,有效整合、集聚各类创新资源要素;
——强化顶层设计,引进中国工程院开展创新指导和咨询服务,院长周济先后三次带领“数控一代”国家专家组及40多位院士、专家调研,鉴于泉州在实施“数控一代”示范工程的显著进展,将泉州作为“中国制造2025”唯一的地方试点和实践范例,指导《泉州制造2025》编制;
——强化服务支撑,加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把纺织鞋服及其装备产业、机床及机器人产业等作为重点,凝炼了百家典型企业和百项数控技术示范项目,组建专家委员会、设立常驻专家组、实行项目导师制,对机械装备数控技术产品进行集中展示和推广。
汇聚创新资源
打造泉州经济“升级版”
一份百亿的投融资意向,一道投资泉州的“风向标”!
针对企业对数控技术改造和创新,存在资金缺口、投资顾虑等问题。泉州利用列入全国金改区契机,充分发挥政府这只有形的“手”作用——
市政府与平安银行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未来三年内,双方合作项目的投融资意向金额预计不低于100亿元,重点支持“数控一代”产业升级项目;
科技经费“四两拨千斤”,提前介入研发环节,支持企业与国内外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数控技术研发合作,按项目总投入的一定比例资助,最高可达200万元;
创新科技金融机制,将由市级财政出资5000万元以上,吸引民间资本设立规模达3亿元—5亿元的“数控一代”企业创业引导基金,推进“数控一代”企业快速成长。
一系列国家级数控技术创新平台、团队纷纷“抢滩”,全国首座以“数控一代”为核心的“人才硅谷”正在崛起,一批产学研合作应用示范项目加速涌现——
采取“平台+项目+创新团队”形式,对引进的人才优先推荐列入省、市高端人才引进资助计划,对进驻的各类平台按其规模、服务等,在建设阶段先给予一定补助,最高可达200万元;
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泉州分中心、华中科技大学泉州智能制造研究院、福建工程学院与嘉泰、力达妙手、黑金刚等企业在多主轴、多通道数控机床、智能机器人开发等已取得实际成效;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福州大学、华侨大学等高校院所与企业的合作项目正加速推进。
据常驻专家组预测,预计2015年全市可实现数控系统、伺服驱动及电机销售5000台(套),数控化设备销售和应用示范3000台(套)以上,带动发展500亿元以上产值。科技局负责人表示:“今年,省、市、县三级将配套亿元资金专项扶持‘数控一代’工程,科技部门将实施科技小巨人‘数控一代’创新提升行动,带动全市更多企业投身‘数控一代’洪流,为助推民营企业转型发展、打造泉州经济升级版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谢开飞 邱强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