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助泉州洛阳桥“申遗” 5月完工迎“初考”
中新网泉州3月20日电 (叶秋云)始建于宋代的洛阳桥,作为我国首座梁式跨海大桥,见证了泉州海外贸易的鼎盛时期。而今,作为“古泉州(刺桐)史迹”申遗的16个遗产点之一,洛阳桥开始进行实质性的环境整治。
20日,记者走访了正在整治施工中的洛阳桥,抬头望去,一大片绿油油的红树林“铺”在海面上,海里有几艘渔船在大雨中浮荡,还有一些工作的机械浸泡在水中。由于海水涨潮,桥两侧的整治清淤无法进行,施工人员正撤回等待退潮。
施工人员告诉记者,洛阳桥两侧40米为清淤范围,再往外20米相当于防护范围。此次清淤量初步估算约为7.6万立方米。该工程计划于今年5月前结束,迎接国内专家到洛阳桥初考。所以,清淤工程区从洛阳桥的南、北两侧一起施工。由于清淤工程区位于泉州湾河口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内,为保护红树林,施工单位还需要移植红树林到下游。
“因为施工区域内红树林生长旺盛,为了保障对其无害,我们需要对纳米软土改性剂的配方进行调整。根据当地淤泥的性状、环境和气候重新配置新配方,清淤时不破坏海中原有的生态环境。”福建港湾岩土工程集团副总经理陆伟告诉记者,为了保护文物本体,洛阳桥两侧5米范围内的清淤,机械是不可以靠近的,只能采用人工作业。
沿着洛阳桥,从施工的桥北区走到了桥南区,可以看到在桥南区堆积着不少固化土。陆伟介绍,淤泥由挖机转运至桥端的临时堆场内固化,堆放的固化土在海水的浸泡下不会再变成淤泥,所以涨潮的时候也不会有影响,以后这些固化土将被用来回填或是作为路基、广场地基材料。
此外,擅长疏浚滩涂和淤泥的福建港湾岩土工程集团还针对沿海淤泥研制出了新的工程材料,原理是加入制剂,使淤泥、改性材料、激发剂与水之间发生一系列物理和化学作用,产生的胶凝性水化物使松散的土颗粒胶结为一体,并不断凝结固化,在较长时间内稳定。(完)
【编辑姓名:张实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