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区公交闽南语报站取消 市民盼恢复
东南网8月21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苏桐轩)“泉州市区的公交车现在逐渐听不到闽南语报站了,这对我们本地的老年人不太方便。”昨日,75岁的黄阿伯致电海都热线通95060反映,自己从小在泉州长大,基本听不懂也不会说普通话。前几年,泉州公交车上都有普通话和闽南语双语报站,让他们这些土生土长的老年人觉得很贴心,不怕坐过站。但近年来,黄阿伯坐公交车时,基本听不到闽南语报站了,他经常坐不同线路出行,因为听不懂普通话报站,曾好几次坐过站。“我就想问问,现在公交车越来越先进了,但为什么闽南语报站反而取消了呢?”
声音:闽南语报站 老中青都有保留的意愿
带着黄阿伯的疑问,昨日下午,海都记者在公交大厦站随机登上了K902路公交,一路上,记者确实没有听到闽南语报站,每到一个站点,只有一次普通话报站。车上个别听不懂普通话的老人,要么会看车上的站点图来判断位置,要么会询问司机或身边乘客下一站是哪里。
车上82岁的康老伯告诉记者,他不太听得懂普通话,平时也很少坐公交。之前偶尔坐一次,借助闽南语报站很方便。如今闽南语报站取消,他只能问司机或乘客到站位置,有些司机被问烦了,会抱怨老人不听语音报站,有时干脆不搭理。
在公交车站,记者也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65岁的李阿婆说,自己基本不听报站,都是靠眼睛来判断到站了没有,是否有闽南语报站,对自己没有影响。持同样观点的还有公务员刘先生,他表示,大部分乘客都是靠观察来判断是否到站,报站只是起到辅助作用。他认为,现在很少有老人既听不懂普通话又不识字,有没有闽南语报站影响的只是极少数人,不一定要保留。
中学生小王说,闽南语报站“有总比没有好”,但报站是先播一遍普通话,再播闽南话,在一些人少的站点,个别司机经常没等闽南话报完就开车了,所以双语报站用处其实不大。
而从事教育行业的周女士则认为,闽南语报站除了实用功能外,表明的是一种保护本土方言的态度。“上海有沪语报站,广州有粤语报站,实行普通话和当地方言的双语报站,可以保护乡音,也满足了老年乘客的服务需求。对外来游客,也是一种特色。”周女士表示,如果要取消双语报站,至少要让市民提前知道。
公交集团:从双语到三语再逐渐消失 多方面原因造成
据了解,泉州公交集团早年曾实行过双语报站,2010年11月,因新增了文明用语,如果沿袭双语报站,时间上来不及,可能使得乘客下车匆忙,公交集团因此取消了闽南语报站。2012年6月,为了提升服务水平,公交集团再次在所有公交车上增加了闽南语报站。2014年4月,公交集团甚至还在7路公交车上增加了英语报站,实现了“三语报站”。
泉州公交集团经营业务部杨经理告诉记者,目前泉州市区运行的公交车除少数混动车外,基本没有闽南语报站了,这种变化是从几年前逐渐开始的,主要是多方面的原因。
近年来,随着城市道路的不断扩建及城市格局的不断变迁,为配合古城、新城的规划建设,公交线网也不断优化调整。几十条公交线路进行了调整,公交站点也频繁变化。因设备问题,目前语音报站软件尚无法自动生成英语及闽南语报站内容,需通过人工录音方式,如站点有变化,语音报站无法及时更改,这时错误的闽南语报站就容易误导乘客。而且,市区客流量大,站距较短,若在车载语音报站系统上加入多种语言报站,会出现语音报站还未结束,车辆已到达下一站的情况,影响语音报站效能。此外,泉州大量公交车更换成更环保的纯电动车,新的车辆报站系统与之前的不一样,也就无法继续使用闽南语报站。
“待以后路线站点相对稳定下来,集团会统筹考虑,重新聘请专业人士录制闽南语,实行闽南语报站。”杨经理表示。
对此,泉州公交集团的上级部门——泉州交通发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公交涉及票价等方面的变化,就需要采取听证等机制来通过。类似报站语言的改变,属于公司内部的业务调整。不过,公交集团还是十分重视社会各界的意见,会及时吸收,接受市民监督,不断提升服务。
政协委员:公交作为城市窗口 应将闽南语发扬光大
泉州市政协委员、民建泉州市委常委、丰泽区工委副主委林栋梁表示,公交车取消闽南语报站,他并不支持。“我曾经有做过政协提案,提出公交和泉州的旅游结合,实行闽南语、英语报站,让外来游客感受到泉州的本土文化。”林栋梁认为,闽南语是唐朝宫廷的官话,是泉州的一笔宝贵财富,全世界估计有6000万人在讲,是闽南文化交流的主要语言之一。作为城市名片,公交部门应该带头宣传闽南语,要保留、弘扬,要多以闽南语作为推广泉州的媒介。公交车首先是民众出行工具,其次也是泉州旅游的重要载体,还是海内外同胞认识泉州的一种重要窗口,公交部门有必要将闽南语发扬光大。
泉州市政协委员、民革泉州市直第一综合支部副主委陈小冠也认为,公交车的服务对象有不少老年人,现在还有部分老年人对普通话的接受有一点困难,取消闽南语报站是不太合适的。同时,闽南语是语言类的活化石,泉州有责任来发扬地方方言,保护传统文化。从这个角度来说,公交车取消了闽南语报站,对地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肯定是不利的。
文章来源: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