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人大常委会就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开展专题询问
泉州市人大常委会就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开展专题询问
50多所学校食堂后厨“现场直播”
核心提示
“网购的食品安全吗?”“街边摊点如何整治?”“校园内外食品安全如何监管?”……27日,泉州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就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开展专题询问。会上,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和人大代表提出一系列问题直指“舌尖上的安全”和食品安全工作重点难点。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到场应询,直面问题、坦诚作答。
□本报记者 陈林森
关注一 泉州市食品安全工作成效如何?
今年是市政府贯彻执行市人大《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议案的决议》的第二年。从近两年省政府对市政府食品安全工作考核情况看,我市分别排名全省第一、第二,全市食品安全状况不断改善,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向好。
2014年,泉州市食药监部门查处各类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1104起,查案总数和罚没款数均居全省第一;公安部门破获食品犯罪案件97起,督办件案件数量、侦结率、打击查处率、起诉率居全省第一。今年1—10月份,泉州市深入开展小作坊、病死猪、餐厨废弃物及地沟油、农村食品市场、集体食堂、饮用水、添加剂等7个专项整治,查处各类食品安全违法违规案件1683起,公安机关破获食品安全案件6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1人。
关注二 互联网食品经营如何监管?
电商是一门新兴的商业模式,特别是在微信朋友圈中购物悄然流行。这些网购的食品是否安全?我市有多少网购食品店?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进行监管?
市食药监局负责人介绍,早在新《食品安全法》实施之前,泉州市便及时下发了《泉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互联网食品经营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开展了一系列的基础工作和有益探索。根据前期摸底情况,目前泉州市网络食品经营行为主要集中在淘宝、天猫、京东商城、阿里巴巴、拉手网、美团网等泉州市以外大型第三方交易平台中。截至11月底,全市核准登记从事网络食品经营的个体户已达536家、企业129家,其中312家网站和网店取得了工商部门颁发带有主体信息实名认证和在线投诉举报功能的工商电子标识,另有1600多家泉州籍业主的食品网店在第三方平台内完成了身份认证。
泉州市有针对性地指导帮扶了一批互联网食品经营企业,树立行业良好典型、发挥示范辐射作用。针对目前大量互联网第三方平台归属地均为异地的实际情况,还主动约谈了泉州区域的平台负责人,督促相关食品安全工作。此外,还组织开展了网络订餐食品安全专项清理整顿。截至11月27日,已检查各类食品经营户1341户次,发出责令整改563次,立案查处27起,罚没额16.8万元。
关注三 如何保障 校园内外食品安全?
校园内外的食品安全关系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校园教学秩序、社会和谐稳定。目前,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托幼机构食堂1845个。其中,大中专学校食堂33个、中学食堂445个、小学食堂180个、托幼机构食堂1187个。
市食药监局和教育局联合开展学校、托幼机构食堂检查整顿,探索学校食堂“透明厨房”名厨亮灶活动,目前全市已有泉州市医高专、蓝天幼儿园、晋光小学东海校区等50多所学校食堂安装了云摄像头的视频直播设备将餐饮制作过程亮相于众。针对校园周边的小摊贩,相关部门还组织了“春雨行动”专项食品安全整治,查处一批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案件,取缔一批存在较大食品安全隐患的经营单位,曝光一批违法违规食品经营单位,引导一批“四小”食品经营主体(小作坊、小餐饮、小摊贩、小超市)规范经营,创建一批食品安全经营示范单位,进一步净化食品消费环境,保障校园及其周边食品安全。行动期间共检查了各类经营户2792户次,发出责令整改506次,立案查处违法案件72件,罚没额42.1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