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实小:利用优质教育资源 打造侨乡教育共同体

29.09.2014  21:07

  福建新闻网泉州9月29日电(洪妹妹 刘华杰)今年秋季,福建泉州市实验小学洛江校区迎来了第一批学生,来自洛江区万盛社区的180名一年级新生齐坐在亮堂堂的新教室里,认真听讲,书声琅琅。

  位于洛江区安达路旁的泉州实验小学洛江校区,是洛江区政府与泉州市教育局合作创办的市办区属全日制公办小学。泉州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洛江校区校长孙坚力介绍,目前,泉州实小洛江校区首批招收了共180名、4个班级的一年级新生,计划每年都新招一年级新生,6年后6个年级的学生将完备。

  教育配套建设 解决新区就学难问题

  “现在的生活几乎是‘双城记’,在新城区上班,生活在老城区。”在东海一家单位上班的陈先生说。

  记者了解到,不少市民看中新区的潜力和居住环境,想把家安在新区,但在移居新区的过程中,“孩子哪里入学”成了一大困扰。

  近年来,泉州城镇化的脚步越来越快,洛江、城东、东海等城市新区正在逐步崛起,如何让新区子女上好学、读好书,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分享泉州日益进步的建设成效、教育成果,关系着千家万户,更是新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为配套城市新区建设,泉州进行了教育布局大调整:泉州五中、市第二实小、丰泽幼儿园新校区落户城东学园;泉州一中、晋光小学、机关幼儿园新校区落户东海学园;泉州七中落户江南新区。而泉州实验小学新校区则落户洛江。

  “我们泉州实小洛江校区面向洛江万盛社区招生,包括大江盛世、三盛•四季花园、景明花园等13个居住小区。针对180名新生,还会新聘10名教师,也会从老校区这边调派老师过去。”孙坚力说。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聚集新区人气

  目前,泉州市区优质学校、重点学校,绝大多数集中在旧城区即鲤城一带,优质教育资源存在不均衡的现象。

  孙坚力认为,“优质教育资源配套,才能聚集人气,推动洛江区的城镇化建设。”办学历史悠久的泉州市实验小学位于福建名校之列,是一所教育质量高,师资力量强,环境设施好的实验性、示范性小学。泉州实小分校区落户洛江,对洛江的城镇化建设推波助澜,受到了洛江区政府和市民的广泛欢迎。

  据悉,泉州实小洛江新区由市教育局和洛江区政府联合创办,洛江区慈善总会资助这种“公办民助”的新模式,不仅减轻了市政府财政负担,优质教育资源向新区延伸,更促进了教育资源合理配置。

  “经过多年努力,泉州实小探索出了一条‘凸显阳光教育理念,构建和谐阳光校园’的办学之路,以‘阳光’蕴育校园文化,打造泉州实小‘阳光’教育特色。”泉州实验小学校长曾旭晴说,“生机活力的的校园环境、‘爱生、乐业、合作’的教师队伍、富有特色的阳光课程文化是了泉州实小的核心所在。

  而“阳光教育”理念也将传承到洛江新校区。据介绍,泉州实小学洛江新校区将采取“一校两区”的模式,沿用泉州实小的管理模式,坚持泉州实小“阳光教育”理念,依托老校区深厚的文化底蕴、雄厚的师资力量,进行高标准、高起点办学,实现优质资源无缝对接。新校区都是硬件设施先进,配备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在传承名校优势的同时,还将结合硬件优势、洛江区域特点进行创新,逐步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

  均衡教育 整体提升教学水平

  作为泉州市对外交流窗口学校、福建省基础教育师资培训实践基地,泉州实验小学积极发挥优质资源的示范辐射作用,构建开放的办学模式,成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排头兵”。

  2009年,成立了以泉州实小为“龙头校”的泉州市首个“办学共同体”。5年多来,不断扩大办学共同体成员校,包括了鲤城朝晖小学、丰泽第二实小、泉港区第三实小、晋江张林中心小学等十多所城乡学校。共同体学校通过管理借鉴、师资互派、论坛交流、课题联研等形式,先后开展了300多场“手拉手”联研共建及互助活动,实现“捆绑”发展,互赢共进,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助力。

  作为泉州名校分校区,泉州实小洛江分校区的落成,既可以让更多人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也带动了洛江教育水平的提升。

  除了市实验小学洛江校区之外,洛江万安街道还有洛江区实验小学和万安中心小学,南少林国际学校。

  孙坚力介绍说:“万安片区内四所小学将组建办学共同体,形成教学联盟。”作为万安片区办学共同体的四所学校将建立学校管理共同提升机制,共同研究解决学校发展的相关问题,切实提高共同体学校的管理水平。在教学方面,建立教师共同成长机制,结对帮扶,在教学上进行沟通交流,促进学校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