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前七月经济增幅高于全省水平 省示范企业数最多

29.08.2014  13:48

  本报讯 今年以来,面对仍然较严峻的国内外发展环境,泉州市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态势,主要指标处于年度预期的合理区间。1至7月,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958.1亿元,增长10%,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3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4位,较去年同期上升1位。

  从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来看,二季度以来,泉州市GDP保持两位数增长,总体较为平稳;工业增加值增速与此前持平;公共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401.35亿元,呈稳步回升态势。

  就产业发展情况来看,工业生产总体平稳,工业用电量、公路货物周转量、集装箱吞吐量等主要先行指标表现趋好。37个工业大类中,33个行业实现增长,其中26个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11个行业增速20%以上。有所上升的出厂价格指数显示出工业需求出现逐步恢复迹象。

  服务业发展逐步企稳,433个“第三产业发展年”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35.4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64.3%。七个主要行业中,有5个行业增加值增速比1至3月有所回升。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旅游业等占比较大的行业保持较好增长态势。全市共完成第三产业投资973.34亿元,增长27.2%。

  农业经济平稳发展,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9.89亿元,增长2.6%。17个重大水利项目完成投资18.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71.5%;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9.94万亩,完成年度计划83.4%。

  从三大需求来看,投资继续保持在平稳较快增长区间,320个在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81.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69.3%,新开工项目93个,建成(或部分建成)投产项目25个。完成民营投资1186.36亿元,增长30.3%;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00.46亿元,增长24.7%。新批(含增资)投资总额超千万美元项目55个,在谈投资超千万美元项目68个。市场消费出现企稳迹象,流通领域相关行业增幅有所回升,限额以上企业保持较强拉动,批发和零售业限上企业通过互联网的零售额20.65亿元,增长140.4%。

  泉州企业纷纷增加投入,加大技改力度,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编者按

  在昨日召开的市委工作会议上,今年1至7月全市经济运行的成绩单一一亮出。宏观到GDP增幅和公共财政收入,细化到主要产业增速和重点项目建设,泉州用一组组积极向好的数据,展示了各领域健康平稳的发展态势,更反映出全市保持相对较快经济增速的巨大潜力。

  □本组文字:朱娟娟 孙灿芬 本组图片:陈英杰 戴涵琦

  金融

  拓宽融资渠道,前7月——

  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比增近四成

  本报讯 来自中国人民银行泉州市中心支行的消息,今年以来全市银行业采取有效措施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前7月,中小企业发行直接债务融资工具余额同比增长近四成。

  为扶持企业良性发展,大力推进泉州市国家级“金改区”建设,今年全市金融机构创新强化企业融资服务,加强银行与企业间的良好互动。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在市政府、人行泉州市支行、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三方签订区域集优直接债务融资合作框架协议的有利基础上,进一步扩容全市公司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区域集优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融资工具,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截至7月末,全市中小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各类直接债务融资工具余额为160.5亿元,比年初增加45亿元,增幅达38.96%。

  小微企业方面,今年,泉州市被认定为全国首批31个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此前,已有25家企业与19家银行成功签定授信意向书,银行授信金额达1.56亿元。同时依托“泉州市小微企业信用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设立“5000家重点小微企业融资项目库”,目前已首批实现809家小微企业信息入库。

  更大范围,通过积极向上争取,金融机构自身信贷资金供应也在加大。今年前7月,全市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新增贷款86.94亿元,同比多增16.4亿元,直接促进了企业贷款的稳定增长。数据显示,全市企业此间贷款新增了214.57亿元,同比多增33.09亿元。

  今年泉州市22家企业被评为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数量居全省首位。

  环保

  小流域“赛水质”成效显现

  21条小流域中15条达到整治要求

  唯有绿色发展,才能持续发展。今年前7月,全市经济平稳运行的同时,各项环保工作也在有序推进。特别是小流域整治方面,“赛水质”活动成效日渐显现。全市21条小流域中已有15条达到整治要求。

  19条小流域水质改善

  根据市环保局提供的资料,今年泉州市持续开展21条小流域“赛水质”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小流域“赛水质”活动已共协调各地投入资金总额达2.1亿元。

  有付出就有回报。市、县两级水质监测结果显示,已有19条小流域水质较赛前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15条已达到整治要求。小流域“赛水质”工作的经验还被省委《八闽快讯》进行报道。

  北渠管道“明改暗”10月或动工

  除了流域整治,泉州市还十分重视民生水工程,持续加强饮用水源保护。

  其中,山美水库生态修复已通过财政部、环保部组织的项目竞争立项和评审,争取实施项目71个、投资预算10.37亿元。截至目前,首批中央环保资金23535万元已下达。

  此外,北高干渠饮水管道“明改暗”工程也有望于10月份动工,市民饮用水水质将更有保障。

  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81件

  环境监管领域,环保部门不断深化勘查重罚,重拳整治查处环境违法企业。

  统计显示,前7月,全市环保部门加大了对晋江华懋、南安华源电镀集控区等重点行业、重点项目、敏感区域的执法检查,共检查企业7917家,其中开展错时执法(指的是节假日、夜间等非工作时段开展的执法)419次、检查企业1068家次;立案查处181件,罚款881.28万元。

  工业

  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携手并进

  规上工业增加值保持两位数增长

  前七个月,全市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73.71亿元,比增12.1%。亿元以上企业累计达1315家,累计完成规上产值比增18%。五大传统产业累计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065.55亿元,比增12.0%,五大新兴产业累计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233.88亿元,比增11.0%,工业经济总体实现平稳增长。

  技改驱动 完成投资近400亿元

  技术改造是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今年以来,泉州市已完成技术改造投资384.91亿元,比增32.26%。

  为持续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泉州市建立2014年市级重点技改项目库,第一批入库项目达187项,总投资227.63亿元,为完成技改投资任务提供项目支撑。同时组织开展2014年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工作,推荐德尔惠等10家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龙头引领 36家企业实现利润83亿元

  为更好地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今年泉州市将36家工业龙头企业列为重点培育对象。上半年对这36家企业发放贷款余额293.7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5.35亿元。

  成效立竿见影,前七个月,36家企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289亿元,比增14.6%,超过规模以上工业增速的0.8个百分点,实现利润约83亿元,比增11.9%。

  两化融合 省级示范企业数全省最多

  两化(信息化、工业化)融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风向标。今年,泉州市共有74个项目被列入省级两化融合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38亿元。

  其中,特步、九牧厨卫、贵人鸟等3家企业被评为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有22家企业被评为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数量居全省首位。

  电商生风 交易总额比增三成

  电子商务在现代工业中的地位不容小觑。为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泉州市持续开展“电子商务在行动”活动,积极开展“泉州名品网上行”,组织纺织鞋服企业抱团对接天猫、京东、唯品会等国内知名专业电子商务平台,抢占线上销售市场份额。据不完全统计,1至7月泉州市网上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超650亿元,比增32%。

  技改

  “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实施以来

  带动研发投入10亿元

  本报讯 作为全国“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区域试点城市,泉州市“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工程实施近一年以来,已遴选百个示范项目和百家示范企业争取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及省区域重大项目支持,共带动研发费用投入达10亿元,获得省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1000万元项目资金支持。

  在数控化装备开发方面,泉州市主要围绕纺织鞋服及机械、数控机床及机器人、建材机械及建材等重点产业领域展开。目前已研发10个纺织机械新品种、6个建材机械新品种、4个工程机械行业新品种。机床产业中龙门加工中心涵盖所有国家目录产品,高端数控装备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在数控系统推广应用方面,泉州市不断推动客户使用国产化系统,其中纺织鞋服产业使用国产数控和伺服系统1000多套,数控机床产业使用100多套,建材行业使用200多套;相关应用企业可减少劳动力用工20%至30%,有效降低工业生产能源消耗及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压力。“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已成为泉州市推动传统产业创新转型的重要抓手,成为支持企业全方位创新、打造泉州经济升级版的有力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