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池店正从“教育大镇”迈向“教育强镇”
“铃铃铃”,课外活动的钟声响起,在晋江池店镇潘湖村潘湖小学的操场上,学生们在塑胶跑道上雀跃奔跑。
“原来的操场很差,起风的时候灰尘都扬起来,下雨的时候像水田。多亏镇里支持,给学校铺设了塑胶跑道,现在孩子们可以尽情地活动锻炼了。”看到学生活泼欢快的身影,校长陈兴凤脸上露出了舒心的微笑激动地说,2014年镇村两级投入60多万元,将操场扩建为1800多平方米,并进行了改造。
这一幕场景,不过是池店镇党委政府加大教育投入,着力推动池店由“教育大镇”向“教育强镇”转变发展的具体写照。
继承传统发展教育
近年来,池店高度重视教育事业,自2011年以来,镇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皆投入于教育。仅2015年,教育投入达2500多万元(不含社会等其他投入)。这样的“大手笔”,在很多人看来有些不可思议,可在历来重视教育的池店看来,这是对历史的继承,对教育的尊重。
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的池店镇,历史上共出过5名状元、2名榜眼,3名宰相、3名尚书。五位状元包括有唐代仕村的闽历史上第一位状元徐晦及清代钱头村的闽最后一位科举状元吴鲁,可谓钟灵毓秀、名人辈出。难怪泉州人常言道“泉州府,南门外”,历史上“南门外”教育事业是较为发达的地方,而这所说的南门外就是指池店。
“池店目前在校学生达26000多人,其中就读的广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达70%以上。按教育人数来说,可以说池店是一个教育大镇,可是多年来我们一直没有优质名校,居民对于高质量的教育需求越来越渴望,因此我们要继承池店的传统,做到把教育从量到质的转变。”池店镇党委书记许畴料表示,城市化进程在不断推进,城市在膨胀,池店是晋江城市化的一个缩影,大泉州“沿江、向湾、同城”城市发展的重要连接点。而教育是城市的支撑,是群众最主要、最基本,也是安居乐业最为关键的需求,可以说教育是民生的首要任务,所以发展教育是这一届镇党委政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池店教育的目标就是要达到青阳、泉州这些中心城区的水平,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口来到池店,繁荣池店。”池店镇镇长庄垂生认为,城市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从科教文卫入手,从而给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而教育是社会保障最根本的一部分,只有更好地发展教育,城市化才可良性发展。
教育资源布局全面铺开
“2011年开始,池店就有一个清晰的教育布局,就是以凤池路为界,分为以桥南为中心的北片,以池店南为主的南片,以老镇区为主的西片,三片同时铺开。”池店镇副镇长陈瑞峰介绍说,这几年池店的城区一直在变化,全面铺开教育资源布局的同时,分片规划可以更好地根据城区变化、人口变动,布点“补白”新校,扩容优质教育资源。
目前,池店辖区内城北、池店南、南迎宾、滨江、梅岭、桥南、紫帽等七大组团建设已成型,在七大组团片区改造的几年间,池店主动融入城市发展大格局中,在逐渐转变城市业态,激发经济活力的同时,更坚持以民为先,以民为重,在改造的有利时机,适时、科学调整全镇的学校建设规划,留足教育用地,启动配套学校建设,既服务城市化进程,又满足就学需求。
从2011年开始,池店更是全面推行教育“4个全覆盖”计划。据池店镇教委办副主任李必虎介绍,计划实施以来,镇财投入近2000万元,使得池店所有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实现了班班多媒体,操场塑化,新增、更换学生电脑,更新课桌椅。正是由于这番努力,如今池店16家公办小学全部通过福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验收。而晋江二中已被泉州市教育局认为符合福建省一级达标高中的申报资格,明年3月份将接受省教育专家组的验收。
另外,仅2015年,池店镇中小学、幼儿园的建设项目达18个之多,包括扩建第三实小教学楼、综合楼,新建第三实小海丝分校,新建金针小学、顺英幼儿园、溜溪幼儿园、东山幼儿园、第七实小、晋江二中、滨江小学等学校教学楼及配套设施,迁建鹤浦小学等,预计总投资达2.74亿元。
采用教育集团管理新模式
今年,晋江有一条教育新闻特别引人关注,那就是泉州五中落户桥南,正式定名为泉州五中桥南校区,计划2018年开始招生。这不仅填补了池店没有优质品牌中学的空白,更是开创了晋江教育集团管理新模式。除了泉州五中外,晋江一中池店分校也已确定落户池店南片区,也将采用一样的教育新模式。
“教育集团管理模式就是由名校作为核心成员来创建,采取集团师资流动、管理和文化共育、课程共享等方面,推进教研流动,达到一个片区的教育平衡。”陈瑞峰介绍说,这种集团办学不仅对于一个片区的教育质量起到显著的提升作用,更将有效化解近年来群众抢破头的“择校热”。
在池店,集团化办学模式不仅用在中学上,还将用在小学上。例如在桥南片区,将以晋江市第三实验小学为龙头,规划建设海丝、滨江、清濛三个校区,从而组成一个池店桥南小学教育集团。此外,已经确定落户池店南片区的晋江第七实验小学,与规划建设的池店南面四所小学形成东西南北四个校区,组成池店南小学教育集团。
“听说泉州五中分校落户桥南后,我就在池店物色房子了。”青阳的罗女士在池店工作,她有一个孩子正在念幼儿园,为了让他能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她曾考虑购买泉州的学区房,可是一平方米一万五左右的学区房,让她望而却步,且孩子的接送特别不方便。如今她决定在池店购买房子,因为房价只要六七千,“既然可以享受一样优质的教育,何必舍近求远?”
公办幼儿园数量晋江镇街No.1
住在池店的朋友,会发现在池店上公办幼儿园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因为目前池店有公办幼儿园5家(池店中心、桥南、滨江、海丝、南天御景),已居全晋江镇街第一,可按照池店的教育项目规划,目前还有4家(溜石、溜溪、东山、绿洲)公办幼儿园正在装修设计中,预计明年投入使用。
除了创办于1958年的池店中心幼儿园外,目前已投入使用的4家幼儿园,和正在设计的4家幼儿园,全部设立在安置小区中。原来,随着池店安置房建设的加快,安置户们陆续搬进新家,大家都希望能让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幼儿教育,池店便把公办幼儿园“搬进”安置小区内。
可是幼儿公办教育并不如大家想象中的容易。2013年滨江幼儿园开始招生,由于小区入住率较低等原因,仅招到40名学生,而学校的老师、阿姨、保安、校医等工作人员就有20多人。“即便面对这种情况,镇里仍然坚持一定要公办幼儿教育,当年就给幼儿园补助了15万元。”陈瑞峰介绍说,滨江幼儿园的这种情况到2014年有所转变,一下就招收了6个班的孩子,这也是居民对于幼儿园公办教育的一种考验和认同。
据了解,一个新的幼儿园的设立和建设,是一笔极大的投入,在不包括师资投入的情况下,仅仅硬件的投入起码需要200多万元。面对这样的情况,池店依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教育,这不仅是考虑到公办园比社会办园质量更具优势,更是让群众在师资、学费等方面得到实实在在的受益。
这正是池店镇对于幼儿基础教育的坚持,正如庄垂生所说,“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奠定基础,这一点不容忽视。池店会更为努力地发展幼儿教育,争取将现有的滨江等几家的幼儿园发展为示范园。”
教育基金助力教学
日前,百捷地产公司发起成立泉州五中桥南校区教育基金会,并捐资2000万元助力池店教育资源配套完善。这也是池店启动镇级教育基金会筹备工作以来收到的最大一笔捐款。
据悉,池店镇计划在明年成立池店镇教育基金,短时间内已认捐超5000万元。“池店镇教育基金的目标是筹集1亿元。目前,教育基金会的筹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奖教奖学章程、申请报批等程序均已完成。”许畴料说,池店教育基金会的成立,不仅可以促进、提高教育质量,这将是池店打造教育强镇的助推器。同时,教育基金成立后池店将积极探索建立奖励扶助的新方式、新机制,用好每一笔钱,也让热心教育的社会资金有了入驻的渠道,使基金会不断发展壮大。
其实,早在镇教育基金会筹备工作启动之前,池店已有十几个村成立了校董会、教育基金会等用于奖教助学,默默助力池店的基层教育新发展。“很多华侨为了谋生远赴海外,可却吃了不识字的亏,因此他们回到家乡后,特别关注家乡的教育。”陈瑞峰说。
2013年5月份,溜滨中心小学成立校董会,其后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明显得到提升,2014年即获得了池店镇教学质量一等奖。“当时村里决定成立教育基金,仅花了三个月就筹集了300万元,港澳同胞、华侨、企业家、本村热心人士纷纷解囊,我们非常感动。”霞福村主任朱金塔说。
“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把教育大镇打造为教育强镇,今后,镇财政对教育的支持有增无减,我们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许畴料说,未来池店将不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为广大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有了教育这块立足远行的基石,池店的发展不仅踏实,亦更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