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经济开发区:打造全方位循环经济圈

23.05.2014  12:20

福州江阴经济开发区以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圈为发展理念,一个企业生产消耗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和区域大循环的循环经济体系正在形成。

  在江阴经济开发区的耀隆化工集团,公司刚刚建成不久的热电厂正在运行。这个热电厂耗资一个亿,以生产合成氨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料和废气为原材料,经过一系列工艺的处理,最终产生供给企业生产用的高温蒸汽,完全取代了原本需要燃煤的高温锅炉,每小时能够节省燃煤30吨。 (张卫东 福州耀隆化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最主要的就是环保,现在不是循环经济嘛,我们就想怎样把我们企业的废料吃干榨尽,少排放温室气体。) 企业生产合成氨,每个小时需要用水七万吨,如果完全用新鲜水,成本太高,而且会浪费大量水资源。企业投入三千万建造了水循环处理系统,上一轮生产排放的废水,可以全部通过循环处理,得到再次利用。 (张卫东 福州耀隆化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实现了完全闭路循环,就是一滴都不外排,这样不仅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也为我们降低成本做了很大工作。) 除了企业内部的循环系统,开发区内的企业和企业之间,也开始尝试循环串联。国电福州发电有限公司是开发区内最大的能源企业,企业在发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料。这些废料原本要耗费企业大量资金进行堆放、处理,但是通过企业间的循环利用,成为了其他企业生产的优质原材料。由于南方没有天然石膏矿,国电公司生产剩余的脱硫石膏,就成为了南方企业制造高端陶瓷模具的最好选择。原本每吨40元的脱硫石膏,经过企业的深加工,产出的陶模粉价值可以达到每吨500到1000元。 (池建龙 福州明源石膏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脱硫石膏一般都是95%以上,纯度这块绝对比天然石膏要好。//用电厂排放出来的脱硫石膏废弃物,变废为宝,把它的经济效益、利用价值提升。) 国电公司排放的粉煤灰可以供给区内的建材企业用以生产空心砖、水泥,发电过程中燃煤产生的热蒸汽,也成为了区内大部分企业生产动力来源。 (王伟 国电福州发电有限公司产业发展部主任:既节省了工业区的环境容量,同时工业区各个企业用热的成本也大幅降低。)江阴经济开发区着力发展临海集聚链式产业,根据化工企业生产、排放的特殊性,在企业进驻时进行筛选,优先考虑可以纳入"循环链"的企业。目前,江阴经济开发区落地的企业超过100家,总投资超过1300亿元,区内企业基本进入了开发区的循环产业链。 (张有屏 福清江阴经济开发区高级工程师:化工本来就是搞物质转化的,//我们把前面一个企业排放出来的东西加以利用,作为下一个企业的原料,最终出来的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产品//我们就把园区可持续发展这个目标,在建设的同时,我们就能够关照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