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拌面哥”会写诗作词 诗作在报纸副刊获奖

02.07.2016  04:22

  张培莺

  福州晚报7月1日讯(记者 翁宇民)小吃店老板和诗人,这两个身份在多数人眼里,很难将之重叠。但在福州永泰,一间不起眼的小区小吃店里,就“潜伏”着这么一位“拌面哥”张培莺——1米83浓眉大眼的汉子,搞得定锅碗瓢盆,写得出诗词歌赋。

  附近的居民天天过来买早点吃拌面,但几乎没有人知道,这个埋头在后厨掌勺的老板,却有一颗热爱文艺的心。今年,张培莺的诗作《》在《光明日报》副刊上获奖,新谱的歌词《五班三班》被南京Better Man组合看上成为热门单曲。在一些诗歌创作的小圈子里,“拌面哥”颇有名气——在他身上,有着和“梵高奶奶”常秀峰、“大衣哥”朱之文同质的惊艳与反差感,他是“高手在民间”的又一鲜活例子。

   拌面哥”的日常

  永泰县城峰镇马洋小区367号,是一间名为“张记永沙小吃”店。门面不大、桌椅整洁。一对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中年夫妻已经在这里经营了十多年。

  一年365天,两人几乎天天都在这里忙活。早上5点半,小吃店就开张,拌面是店里的主打吃食。第一拨客人6点左右就会出现。中午和傍晚的饭点时刻当然是一天中最忙的时段。最后一拨客人是来吃宵夜的,因此小店通常经营到深夜12点。而午后客人散去的那一小会儿,是一天中稍得空闲的时刻,夫妻俩才能轮着休息。

  “拌面哥”张培莺填过一首《如梦令·小吃店》,描述自己的日常:“月落星稀人早,起火开门脸笑。擦桌又收钱,洗菜兼加煮炒。累倒,累倒,躺下呼呼梦好。

  由于身材高大,浓眉大眼,张培莺看起来颇有威武的气势,一开口说话就“露了馅”,因为他本人极其和善,乡音浓厚兼常常未语先憨笑。说起诗歌创作,更是有如小学生一样谦逊。

  平时闲下来的时间,客人会看到老板从冰箱顶上拿下一个本子涂涂写写,看起来像是在记账。只有老板娘知道,丈夫是在记录诗句灵感。

   诗是他的地心引力

  1971年出生在永泰乡下的张培莺,他成长经历和那一代人几乎没有什么不同。要说有什么特别,就是这个看起来很粗线条的男孩对写诗这件事很痴迷。这个爱好毁了他通过求学谋取一份好工作的途径,因而曾引起家人的强烈反对。中学时他的学习成绩不错,但到了高中,迷上写诗的他把功课荒废了。求学之路中断,张培莺背起行囊外出打工。他到过广西,学过做小吃,学过打金银首饰。一度远远地离开了诗歌创作,埋头于生计。

  但是,诗歌对他的吸引,犹如地心引力。或许无知无觉,但在他的内心,无时无刻不将所见所想转换成诗句。

  1991年,他在《福州晚报》上发表了处女作《风筝》:山村太小,盛不下孩子们的欲望;积压过久的感情,终于往外溢……

  这首以春天为背景写风筝的小小哲理诗,引起了诗评者的注意,当时还有专门为这首诗写的评论。

  可是,写诗毕竟不能成为张培莺赖以生存的主业。他只能在打工闲暇,偶尔写上一两笔。由于作品清新可人,作者本身又没有什么名气,在广西呆的十年中,他的诗作投稿后还曾被地方报纸副刊盗用。因为一直在辗转打工,连个固定地址都没有,张培莺最终放弃了“讨个说法”。

   拌面和诗可以兼得

  回到永泰后,成家、开店,生活慢慢固定下来。张培莺觉得自己终于可以认真地重拾爱好。为了弥补功底上的不足,这位小吃店老板甚至给自己报了一个网校,学习怎么填写古典格律诗、词。原先极力反对他写诗的哥哥也被感化了,常常主动为弟弟的诗作配上摄影的图片。

  在网上,张培莺还加入了二十多个诗歌创作群,和网友探讨写作。当别人问询起他的职业时,张培莺坦率地告诉别人自己是经营小吃店的。大家都赞他的诗作很接地气,“拌面哥”就这样慢慢响出了名头。

  得益于永泰文学创作氛围浓厚的圈子,张培莺有了一批良师挚友。他的格律老师张建设,赞许张培莺:“但许骨中诗梦在,残枝也会发新芽。”同学见他的诗作清新有生气,引荐他认识郭祖荣(著名曲作家)的弟子葛清,几个人组成了一个“中国民谣四人行”。“我负责写词,葛清谱曲,吴思富(同学)写评论,吴思国(同学哥哥)编曲”,张培莺说。7月,这个创作组合就将以乡愁为主题,推出单曲《老家小屋》。

  不过,张培莺并不准备转行成为专业的诗人,他仍然在认认真真地经营着自己的“主业”——小吃店。写诗于他,定位是“总比搓麻将要好”的爱好。他的笔名“永沙”,来自于他的小吃店店名——“张记永沙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