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晚年曾两次找邓小平谈话 为何都不欢而散

19.09.2014  16:50

   毛泽东晚年曾两次找邓小平谈话却不欢而散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编者按:近日,《党史文苑》发表文章《邓小平走出江西谪居地》。文中记述晚年毛泽东曾找邓小平谈了两次话,最终却不欢而散,摘编如下。

  1975年9月下旬,毛远新来到毛泽东身边,情况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那年,毛远新36岁。他由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毕业,“文化大革命”中造反,后来担任中共辽宁省委书记、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沈阳军区政治委员。他是毛泽民的儿子,父亲牺牲后,小时候曾在毛泽东家住过。可能是大弟毛泽民过早罹难的缘故,或许是毛远新的机灵可爱,在下一代亲属中,毛泽东和江青都比较喜欢毛远新。9月28日,毛远新随中央代表团前往新疆,参加新疆自治区成立二十周年庆祝活动。10月10日,毛远新路过北京时,便被通知留在北京,成为病重的毛泽东和中央政治局之间的“联络员”。

  毛泽东和政治局之间的信息,都由毛远新上传下达。这种不正常的情况,当时政治局就多有议论,但是,考虑到毛泽东的身体状况,还是采取了克制的态度。

  毛远新两次向毛泽东汇报说:“社会上有股风,就是对文化大革命怎么看,是肯定还是否定,成绩是七个指头还是错误是七个指头,有分歧。”他尤为着重地指出,这股风“似乎比七二年批极左还凶些”。“我很注意小平同志的讲话,我感到一个问题,他很少讲文化大革命的成绩,很少提批刘少奇的修正主义路线”。“三项指示为纲,其实只剩下一项指示,即生产上去了。

  毛远新的这番话正中毛泽东的意。 毛泽东常说一生做了两件事,后一件事便是“文化大革命”,他老人家晚年就担心这份政治遗产被人否定。为此,他找邓小平谈了两次话,邓小平不隐瞒自己的观点,谈话不欢而散。 从此,他越来越相信毛远新的汇报和判断,认为邓小平对“文化大革命”一是不满意,二是要算账。

  这时,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刘冰等给毛泽东写信,反映校党委书记迟群等的问题。信中说:迟群因个人野心没有得到满足,便攻击中央领导人;毫无党的观念,搞一言堂;任人唯亲,封官许愿;等等。毛泽东看过信后很不满意。10月19日,毛泽东在会见外宾后,对李先念、汪东兴等说:“现在有一股风,说我批了江青。批是批了,但江青不觉悟。清华大学刘冰等人来信告迟群和小谢。我看信的动机不纯,想打倒迟群和小谢。他们信中的矛头是对着我的。”“我在北京,写信为什么不直接写给我,还要小平转。你们告诉小平注意,不要上当。小平偏袒刘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