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凤梅生态公园春节前开园 步道伸巨臂拉起凤山和梅岭
凤梅林荫步道。
福州晚报记者 郑瑞洋 文/摄
2.6公里长的步道如巨臂舒展,将罗源两大休闲去处——凤山公园和梅岭公园“挽”于蓝天之下、
青山之腰。这是罗源凤梅生态公园为百姓带来的福利。
记者昨日获悉,该公园已建成生态登山步道、罗川八景展示墙、汉梅园、山地海绵示范区、畲风海韵彩绘墙、2.6公里林荫步道等,并于元旦对公众开放,计划春节前正式开园。
公园美在哪
移步换景尽显“四色”
罗源凤梅生态公园位于凤山山脉梅岭一带,依托原有山体、水系进行生态修复、提升,打造映山红林相区、汉梅观赏区、生态农业区、历史文化展示区等4个区块,配建2.6公里的凤梅林荫步道及新规划路网,串联起凤山公园和梅岭公园,规划用地总面积37公顷。
沿着步道,漫步公园,可以欣赏罗源“四色”:一是传统古色,拾级而上,可漫步千年官道,寻觅古道石刻、牌坊等文化印迹;二是生态绿色,曲径通幽,近可看山花烂漫,凭栏可远眺“罗川八景”之一的“茅顶留云”;三是革命红色,探寻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遗迹,感受老区魅力;四是畲族花色,60米长的畲风海韵彩绘墙,展现畲乡风采。
“前期创作用了一个多月,搜集素材过程中不断被畲族文化的瑰丽所打动,于是激励自己一定要尽量呈现家乡的特色文化。”墙绘负责人、罗源县附小美术老师肖玲说。
而在彩绘墙不远处,“罗源历史文化碑廊”“罗川八景”“罗源赋”等,制作成精美石刻图,和步道上的数十面文化展板相得益彰,向群众讲述家乡的悠久历史和文化。
古官道与梅岭观景阁楼。
古树繁花胜景重现
据了解,凤梅生态公园以“植被补植和林相改造为主、人文景观烘托、路网规划串联”为思路,打造一个辐射范围广、地域特色鲜明、生态主题突出的公园体系,建成一个展示家乡、记住乡愁的生态文化之所。
在新建成的“榕树广场”上,一对夹道而立、枝繁叶茂的古榕,为人们撑开两把巨伞,广场因而得名。“这是两株千年榕树。我们在设计步道走向时,就考虑到不但要保护,还要充分渲染古树的美,让它们成为公园一景。”罗源县住建局工作人员郑敏说。
这是公园在生态方面“做文章”——种大树、出林荫,选好树、显特色。
据介绍,公园全园造绿,打造两个榕树广场,成片布局茉莉花海,突出福州特色;广泛散种“县花”杜鹃和“县树”香樟,形成“满山开遍映山红”的独特景观,凸显罗源特色。
此外,生态公园毗邻梅岭——汉武帝时期此地梅花开遍故称“梅岭”(但胜景早已没了),依托这一渊源,打造“汉梅重开”胜景,延续千年梅文化。
为方便市民四季赏花,沿线步道还将种植福建山樱花等,榕树广场种植薰衣草、虞美人、二月兰、紫云英等,而蓝花楹、银杏、香樟等穿插其中。
汉梅园内梅花含苞待放。
公园怎么建
在公园广场开阔处,一块雕刻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巨石成了拍照新宠。
“工程惠民,设计用心。”年逾古稀的李依伯竖起大拇指说着,让老伴给自己拍了一张照。
罗源县步道建设工作组组长、副县长蒋仁正介绍,县委、县政府将凤梅生态公园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中,充分发动群众参与,聚民意、集民智。
据介绍,在公园建设中,广大群众争当建议员、监督员和裁判员,先后举办了13场次不同形式的意见征集会,老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地方文史专家、社区代表等畅所欲言。项目现场还设置意见箱,多种方式征集群众意见,实现共建共享。
同时,县政府分管领导每周召开例会,及时解决项目难题;各职能部门和属地乡镇通力合作,凤山镇和起步镇在2个月内全面完成征地迁墓(293座)工作。
为方便市民进园,公园共分凤山公园、罗宁古道、罗川中路、圣旨碑古道四个出入口,受益人群覆盖凤山镇、起步镇及周边乡镇约12万人。
公园成居民休闲好去处。
罗川八景展示墙。
景点之一——汉梅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