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曾孙梅玮:京剧没人看 要从自身找原因
这里不仅是一个窗口,还是一扇大门,更是一个平台,既可以回首看精髓,又可以前望显真才,还能打开胸腔抒情怀……。
《快报会客厅》由新华社重点报刊《现代快报》独家推出,以直播访谈、嘉宾专访、连线对话等多种方式,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传播形态,通过网络、微信、微博等多介质终端传播平台,展示各地发展成果,发布权威信息,聚焦社会热点,回应社会关切,搭建起一座政府与百姓互动沟通的桥梁。
《快报会客厅》将突出泰州政治、经济特色为己任,以重大政经事件、重要政经活动、重要政经人物为报道焦点,以新闻的眼光、经济的视角、权威的评论,向大众全面展示泰州的方方面面。
梅玮,梅兰芳先生曾孙。
这个来自京剧界显赫世家的年轻人,曾被数以千计的戏迷们盼望着成为梅派的继承人,因为他除了比曾祖胖一些外,嗓音被认为最相像,在台上表演时的眼神、举手投足、一招一式都有着许多曾祖的遗风。
家族并没有给他压力,梅玮也没有直接走上表演的舞台,但从事的工作与京剧很贴边——北京梅兰芳纪念馆梅兰芳研究中心主任。
9月29日晚,第六届中国泰州梅兰芳艺术节开幕式上,与出席开幕式的其他领导不同,梅玮一身正装西服,汗水湿透衬衫,仍仪态端庄,台风优雅。
作为唯一学戏的梅派后人,这个32岁的年轻人曾经热爱摇滚,却为何没有走上光鲜亮丽的舞台,而在幕后从事对梅兰芳先生的研究工作?他对当下的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又有着怎样的思考?开幕式结束后,梅玮先生应邀走进快报会客厅,接受记者专访。
现代快报记者 尹有文
姓“梅”真好
现代快报:刚刚听您致辞里讲,1994年就来过泰州,并且先后多次来过泰州。您对泰州怀有怎样的一种情愫?
梅玮:我曾经在泰州说过,姓梅真好,现在我觉得这句话要该怎么说呢,实际上,姓梅要有一个责任。为什么泰州这边请我过来,我义无反顾把手头活儿抛下来泰州。因为我觉得,我要对得起泰州人民,梅家人要对得起泰州人民,因为泰州人民对我们梅家,对梅兰芳先生的尊敬和景仰之情是全国各地任何一个地方不能与之相比的。
我们梅家也对泰州市,也对泰州的市委领导,泰州市的人民,表示深深的感激,也非常感动。我以前来泰州的时候,我也说过,如果全中国的人民都像泰州的人民一样喜爱京剧,尊重梅兰芳,那京剧就不用去振兴了,已经是非常繁荣的一片景象了。
没人看京剧
要从自身找原因
现代快报:“如果全中国的人民都像泰州的人民一样喜爱京剧,尊重梅兰芳,那京剧就不用去振兴了”,这句话从另一个层面理解,是否意味着京剧艺术或者传统曲艺在当下日渐式微?
梅玮:这个的确是,随着时代发展,传统曲艺现在肯定不能跟当时那个时代相比,但现在好就好在,很多人都在重视这个事情。他们已经认识到了传统曲艺的确出现了一个滑坡,到了一个底端,再不去振兴或者去做一些什么事情的话,可能就会丢掉。
人们老说,传统戏曲没有市场,实际上我觉得它不是一个说出来的市场,而是你靠什么行动去把这个市场夺回来。就跟电影一样,电影当时也没有市场,但它通过市场化的运作,通过市场化的经营,最后把票房收回来了,把观众拉回剧场,拉近电影院了。戏曲也一样,京剧也一样。
我觉得这个事情要从自身去找原因,而不能说我这戏演完了没人看,是因为观众不懂,或者观众不想看。更应该想到的是,我演这戏,为什么观众不看。是观众真的不想看吗?还是说我有些地方没有做到?
把梅兰芳还原成人
现代快报:我看您目前的职务是北京梅兰芳纪念馆梅兰芳研究中心主任,您为何没有象梅葆玖先生一样选择登台表演?
梅玮:现在看来,这倒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因为如果我真正从事了(表演)专业的话,可能我在文化的修养,包括对梅兰芳的认识和研究方面就会有缺失,但是我实际上感觉在现在这个时代,对于梅兰芳的研究和对梅兰芳理论上的发掘,有时候要比在舞台上的表演更加重要。因为他是一个著名的历史人物,实际上包括在宣传方面,对于现在年轻人怎么样去认识梅兰芳,我正在做这一方面的努力。
我们现在在做一个项目是怎么样去用戏剧的手段,体现梅兰芳先生在舞台上光鲜亮丽背后的一面。大家现在都知道梅兰芳先生是一个艺术大师,但是大家知不知道他成为一个艺术大师需要舍去什么,他在成功的背后,有没有悲伤,或者不得不去牺牲的东西。现在作为梅家人来讲,我觉得,要让年轻人去了解的是一种励志的东西。
实际上每个人都能成为大师,但为什么梅兰芳成为大师,别人就成不了大师?就是因为他实际上舍去的要比其他没有成为大师的人舍去得更多。这样的话,从亲民的角度,让年轻人不要把梅兰芳再看成一个神,而是把他看成一个人,为了京剧事业,牺牲了很多东西的普通人。这就是我现在正在钻研的一个课题。
“传统的”继续保持
“发展的”适当创新
现代快报:这种研究方向与您年龄渐长有关系吗?我记得您以前喜欢玩摇滚,还在一个乐团里当鼓手,并且想把摇滚与京剧结合起来。
梅玮:之前提的摇滚与京剧的一种结合,实际上我现在也没有完全放弃这种可能性。现在我们也有一种观点,传统的就要把他保持传统的样子,像《天仙配》,原来黄梅戏怎么演,现在咱还怎么演,再过五十年一百年,我们的子孙还能看到最传统的《天仙配》是什么样,包括梅先生的《贵妃醉酒》、《霸王别姬》这些经典剧目。
但是光有这些是不够的,同时我们要有发展,我们今天在做的事情就是,传统的我们一定要保护,非常认真地去保护它们,甚至不要去改动,梅先生怎么演,九爷爷(梅保玖)怎么演,我们就保持下来。
发展这一块,我们可以进行适当地创新,包括摇滚,实际上就是流行音乐,流行音乐与京剧的结合,包括民乐、交响乐,包括舞台、舞美、灯光、技术上。这回咱们演的新媒体京剧《梅兰霓裳》,效果就非常好。现在我们也在做这一方面的工作。
梅葆玖同意他
不登台表演
现代快报:去年8月,梅葆玖先生带着他的唯一传人胡文阁来泰州演出,我采访他时,他坦言作为唯一男旦,压力非常大。我看媒体也给您贴了很多标签,比如梅兰芳先生唯一学了京剧表演艺术的曾孙。(梅玮)对,对,对。还说您是最具曾祖遗风的,无论是您的长相还是您的嗓音。您做为这样一个梅家代表人物,压力大吗?
梅玮:相对来讲,压力肯定有,但还算是可以。我没有从事舞台表演,但我从事研究这一块,很多时候相对来讲会比在舞台上演出所顶的压力要小一些。因为保玖先生也同意我不从事这专业,实际上我要真从事表演了,我的压力比胡文阁还要大。我要唱好了,人家觉得是应该的,我要唱不好,人家就觉得你们梅家怎么后代不行。包括现在谭家谭正岩,裘家裘继戎,也都顶着很大的压力。因为这个时代的发展,你肯定不能与前辈相比的,但是你做为后代,人家会自然而然地拿你与你的前辈祖先去比较,这是很正常的事。人家觉得你比祖先好是应该的,你不如祖先你就不对。
我现在这边的压力还相对好一些,因为我没有从事表演专业,主要从事研究,出一些书籍,出一些影片,包括编一些戏剧等等。
但我也有一种责任感,有时也会上台去唱,去表演,因为虽然不是专业,但我也希望最起码不断这个根,人家让我唱的时候,我一张嘴我能唱,而且我唱的东西,别人一听,是梅派!这样目的就达到了。要让我唱多好,那是专业的事。
梅派传人
不一定要姓梅
现代快报:那谁来传承梅派衣钵呢?
梅玮:舞台这一块让胡文阁来传承比较合适,因为他也非常努力,非常认真,他有坚实的戏曲底子,又唱过流行音乐,最终选择的是京剧。
他很不容易,他完全是靠自己的实力去证明了自己,而不是靠炒作。他很低调,能潜下心来。我特别尊重他,我现在有时候还向他学,有些唱腔和唱段。
我个人觉得,他是梅家在戏曲舞台上的一个传承者,这也是很正常的事,包括很多传承者并不一定非要是本家的,不一定要姓梅,我跟九爷爷也提出过这个观点。
这一点日本做得很好,日本歌舞伎坂东玉三郎是最火的,但坂东玉三郎是第十七代坂东玉三郎,他本名不叫坂东玉三郎,最后因为他传承了这个艺术,他上一代坂东玉三郎把这个名号传给他,他就成为了坂东玉三郎。
我跟九爷爷说,您也可以这样,梅兰芳二代,三代梅兰芳,四代梅兰芳,他本人不叫梅兰芳,但因为他艺术上的成就和传承,他可以接这个班。这一点,也是我愿意看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