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市乡村教师林远贵魏爱凤夫妇的讲台人生

12.09.2014  10:23


  一所村级小学立于村尾,灰墙黑瓦,绿树红花。

  一对夫妻教师工作于斯,相濡以沫,无怨无悔。

  35个寒暑轮回,校园内的紫薇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35年前栽下的水杉幼苗,如今枝粗叶茂,浓荫满院;一批又一批山里的孩子从这里放飞,传递着山村教师林远贵、魏爱凤夫妇坚守的故事。

  视校如家

  1979年金秋。建阳市水吉镇南岭小学如期开学。

  由于福州知青返城,原在村校任教的几位知青辞别而去。于是,20岁的高中毕业生林远贵与17岁的姑娘魏爱凤,同时成为村小学的民办教师。

  一个简单的选择,成就了一段不解之缘。他们,由于共同的事业,结成了夫妻。

  民办教师的工资很低。

  “1983年初结婚,后来又有了孩子。两个人的工资加起来还不到100元。”林远贵说,扣除一家人的生活开支,还要归还结婚时欠下的债务,日子真不好过。在1984和1985年间,他曾两次想放弃教学工作,外出找个“有出息”的门道。

  “看着一张张天真可爱的小脸,看着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我犹豫很久。最终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耐得住清苦,还要耐得住孤独和寂寞。一个个新老师来了,若干时日后,一个个旧同事又走了。撤点并校后,南岭小学最后只剩下林远贵魏爱凤夫妇。于是,南岭小学被人戏称为“夫妻小学”。

  学校的条件很差。

  为了照看学校,林远贵夫妇长期住在学校内。他们是校长、老师,也是园丁、清洁工。修补桌椅、砍柴挑水、种花浇树、锄草治虫、打扫卫生,甚至上房修漏,大小事务都由夫妻二人在课余时间“免费承包”了。

  一天午夜,一阵响雷把林远贵夫妇惊醒。雨水从被强风吹开的瓦顶上浇落下来,不偏不倚正落在床上,被子被淋湿了。两人手忙脚乱地把床铺挪到教室里,又用电吹风把被子吹干。等忙完一切,天都快亮了。

  “山村的生活苦不苦?”记者问。

  “苦。但从来没后悔过。”林远贵的话野草般朴实。

  爱生如子

  又一个新学年开始了。

  国旗,在旗杆上缓缓升起。9个孩子,沐浴在秋日的阳光下,举起右手行少先队礼。

  南岭小学,如今只有一至三年级,9个学生,两个老师。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美术……一门门必修课在三个年级通过复式教学轮流安排,林远贵、魏爱凤则如琴键上灵动的手指,从早忙到晚。

  “你们的娃就是我的孩子!”林远贵常对乡亲们说。

  林远贵夫妇特别关照那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村里有位叫徐小英的同学,由于父亲病故,家庭经济十分困难,懂事的孩子想辍学回学,帮家里减轻负担。林远贵知道后,多次家访,做其母亲的思想工作。经过反复劝说动员,徐小英复学了。回到学校后,林远贵夫妇在学习和生活上更加关心她。后来,徐小英考上了福建师范大学,毕业后也当了一名教师。每每谈及那段差点辍学的经历,徐小英总说:“是林老师改变了我的人生。

  2002年春,一个割松脂的工人带着家眷从外地搬到南岭村暂住。家长把一个10岁的男孩送到学校要求读三年级。孩子入学后,林远贵发现这个学生的基础非常差,就利用课余时间为他补课。后来,林远贵才知道,原来,这个学生之前根本就没上过学,所认识的几个字都是父母教的。

  三十余年耕耘,桃李满园。逢年过节,一些在外地的学生就会给林远贵夫妇发来问候短信。虽然是寥寥数语,林远贵夫妇却总是看了又看,满心欢喜。

  平淡如歌

  南岭村很小,仅600多人口;南岭村很偏,从水吉镇出发,弯弯曲曲的崎岖山道有13公里,步行要花2个多小时。

  “当年我参加南平师范函授学习,每周都要进城培训。路途遥远且不说,最让人头疼的是培训结束后要摸黑赶路回家。”魏爱凤说,幸运时搭上一辆运木头的拖拉机回村,坐在车上一路颠簸,提心吊胆。这种艰辛的日子,整整持续了4年,直到函授毕业。

  由于长期居住在学校低矮、阴暗、潮湿的平房内,林远贵患上了风湿痛、肩周炎、颈椎病等,常常痛得举不起手,睡不着觉。有一年,正是小学毕业生紧张复习的阶段,他突然病倒了,但他还是坚持上完两天的课。周五放学,亲戚用摩托车把他送到医院,医生一检查,竟是胃出血。尽管这样,躺在病床上的他,心里还挂念着学生和学校的事,没等病愈,他就拖着虚弱的身子走上讲台。

  魏爱凤的身体也不好,常年患头疼的毛病。严重时,食欲全无,恶心欲呕。她带学前班和一年级,几乎全天都在上课。每当感到身体难以支撑时,只好安排孩子们做作业,自己趴在桌上休息一阵子。

  “既然身体不适,为什么不请假上医院治疗?”记者问。

  “请假,那是很奢侈的事。”魏爱凤笑笑说,因为没有老师可以代课,请假就意味着孩子们不能正常上课。“这么多年来,遇上小病小痛,都是自己找药吃。实在熬不住了,就趁双休日到医院找医生看看。

  从教35年,林远贵夫妇有多次机会调出山村,但他们思量之后都放弃了。

  “我们是教师,让每一个山里的孩子有学上、上好学、有出息,是我们的梦想!”林远贵说。

  林远贵、魏爱凤的师德师风,赢得了同事的尊敬,也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

  去年,林远贵被评为南平市优秀教师;今年“七一”前夕,他又被南平市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本报记者 林志明 通讯员 杨成生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