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策群力奋发有为 有福之州全力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全放心的一日三餐,是每一天幸福的源泉。福州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连续18年将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
2015年10月,福州市被列为创建国家第二批食品安全城市试点城市。为了全力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全市各级各部门食品安全工作者始终坚持以人民满意为中心、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建机制、优环境、强监管、重治理,群策群力,奋发有为,推动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创建工作的示范带动下,福州全市食品安全状况稳定向好,公众食品安全满意度从2015年的67.77%上升到2017年的87.26%,群众食品安全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
新时代,新征程,福州正在全力建设有福之州、幸福之城。当前,福州市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正乘势而上,巩固创建成果,补齐民生短板,更好地守护“舌尖上的安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党政同责
完善食品安全工作机制
建机制,是守护食品安全的“先手棋”。
创建工作开展三年来,福州始终坚持党政同责,层层签订食品安全目标责任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多次专题调研和部署创建工作,解决关乎食品安全的重点难点问题。2016年,福州市政府出台《福州市市场监管系统基层规范化建设纲要》,配齐配强食品安全监管队伍。2017年,福州市委、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建立完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的实施意见》,明确写入食品安全“党政同责”等内容。2018年,还部署了食品安全“一品一码”全程可追溯建设、索证索票闭环管理、餐饮服务“百千万”工程、完善检验检测体系、网格化监管、耕地土壤源头治理、农兽药残留治理、粮食质量安全监测等十项食品安全重点工作。
食品安全监管各部门间协作机制,也在创建过程中不断建立健全。福州市食安办、综治办、市场监管局、教育局、城管委联合建立《福州市校园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综合治理联合协作机制》;市食安办、市场监管局、农业局、海洋与渔业局联合建立《福州市食用农产品准入准出衔接制度》;市政法委、法制办、食安办、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市场监管局、农业局、海渔局等单位联合建立《福州市食品安全行刑衔接机制》等。
全市174个乡镇(街道),2672个行政村(社区)共配备了2705名食品安全协管员,达到“一村(社区)一协管员”,全面加强基层食品安全协同治理能力建设。
同时,积极探索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新途径。福州市指导成立学校食堂“膳食共治委员会”、社区“食品安全志愿者队伍”等多支群众食品安全督导队伍,让消费者在食品安全工作中起到“主人翁”的作用。鼓楼区、长乐区、福清市已获评“福建省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示范县”。
机制创新的动力,在基层也不断萌动。
今年5月,闽清县政府出资15万元,为全县292个行政村(社区)农村集体聚餐活动投保食品安全责任险,成为福州市首个实现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保险全覆盖的县。闽清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人介绍说,政府出资投保以来,明显提高了农村集体聚餐报备的积极性。截至目前,已备案指导农村集体聚餐活动309场、41630人次,同比增长23%,为农村群众集体聚餐织起了保护网。
目前,福州市正通过政府出资购买、全领域推广等方式,逐步扩大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覆盖面。全市共计有531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投保食品安全责任险,相比去年增加524.71%。马尾区、长乐区已实现公立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责任险全覆盖。
明厨亮灶 培育安全放心消费环境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来自于对消费环境的放心。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快餐、外卖等饮食方式越来越普及。面对手机APP上一张张亮丽抢眼的食品图片,如何确保背后加工过程令人放心?
今年3月,全省首创的基于“物联网+VR”技术的明厨亮灶社会服务共治平台在福州市仓山区上线。平台通过全天候不间断监控,消除了餐饮服务单位与消费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障碍,引导公众直接参与食品安全监督。
消费者登录微信公众号“仓山区明厨亮灶服务平台”后,通过搜索附近功能,找到感兴趣的饭店后,再打开商家的页面,就可以通过VR进入后厨展示环节,依托实时可视化系统,食品加工过程一览无余,从而实现了放心消费。
用VR技术实现明厨亮灶,是仓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营造放心食品环境的创新探索。该局负责人介绍说,传统的监管模式已无法适应新要求,因此,在开展透明玻璃隔断、视频直播等明厨亮灶的基础上,开发出“物联网+VR”全方位可视化监控系统,加速食品安全监管走向物联网时代。
目前,仓山区“明厨亮灶服务平台”已在金山、建新、城门等街道(镇)“百千万”餐饮服务示范单位试点运行,市民们通过该平台体验“明厨亮灶”达13万次。经原福建省食药监局调研,该平台入网“明厨亮灶”餐饮经济户数、在线直播视频流畅度、综合应用功能位居全省第一。
从仓山到全市,福州市全面推行“明厨亮灶”,全力为消费者打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共有10064家餐饮服务单位建成“明厨亮灶”,其中公立学校食堂已全面实现“明厨亮灶”。同时,推进放心餐厅、放心食堂建设工作,众多商家积极主动参与75家食品安全放心餐厅和15家的食品安全放心食堂创建活动,树立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与此同时,福州市以五城区为首批试点,在全省率先启动“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创建、农贸市场“农+超”改造。在示范超市设立销售专区,专区内销售的肉品、蔬菜、蛋品、水产品、水果等食用农产品基本实现产销对接,来源可追溯;已完成8个农贸市场“农+超”改造,有效破解农贸市场所售食用农产品追溯难题,实现了“放心购买,安心食用”。
创新技术 “一品一码”强化监管能力
这两年,爱在家里做几道菜的福州市民,对超市、菜市场买回来的蔬菜、水产、肉蛋等食品的安全性,心里越来越有数了。这得益于福州市通过“一品一码”建立起的可追溯体系。
走进位于闽侯县南通镇的海峡蔬菜批发市场,这座占据福州蔬菜供应约70%份额的“菜篮子”不仅规模十分庞大,其先进性更引人注目:食用农产品进入市场销售前要“批批检测”,不合格产品直接销毁处理;产品交易后就地打印可追溯凭据,手机扫描“追溯码”即可查询产品来源信息及检测结果……
福州民天实业有限公司海峡蔬菜批发市场总经理林修建介绍说,该市场以建设“一品一码”追溯体系为契机,按追溯标准对食品安全软硬件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将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可追溯标准融入交易全流程,开发完成福建首个批发市场食用农产品无线手持终端“智慧食安”系统,初步实现可追溯的电子化闭环管理。
一棵菜,从哪里来、谁卖出去、检测结果是否合格等,通过“智慧食安”系统,做到了全程可追溯,一旦出现问题,不仅可以追溯至摊位,还可以迅速锁定货主、货物的来源及流向,有利于监管部门及时处置,有效防控食品安全风险。
在海峡蔬菜批发市场的示范带动下,福州市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食品批发经营者、特定食品零售经营者及餐饮服务提供者、预包装食品生产单位等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全面开展“一品一码”追溯体系建设,并通过多种方式采集上报追溯数据。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628家食用农产品生产主体在福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信息平台注册,上传追溯信息8523条,实现食用农产品赋码131.1万次;全市共有10974家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在省级平台上注册,共上传食品追溯信息826万余条。三大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依托自建追溯子系统共采集追溯信息1300万余条,可追溯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今年,福州市政府还出台《食用农产品“一品一码”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18—2019》,采取“企业自建、政府将补”的方式,明确对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超”改造农贸市场追溯系统建设及运行、追溯设备配备,以及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商超等特定食品零售经营者建立快检室、开展水产品自检及果蔬“批批检”实施财政资金奖补,全面提升食用农产品“一品一码”追溯体系建设水平。
监管能力不断强化,能否换来群众食品安全获得感的提升?10月30日上午,福州市“食安快检车 幸福榕城行”系列活动暨食品安全进社区全覆盖宣传第一站活动在马尾区启动。在活动现场,技术检测人员就市民关注的肉类、水果、蔬菜、水产品等品种开展现场快速检测,主要检测项目包括瘦肉精、农药残留等,并实时公布检测结果。到明年6月份,这项活动将在福州各县(市)区全面铺开。
与此同时,福州市还创新性地引入“隐患排查哨点”概念,选取一批有代表性的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承担重大会议接待的酒店等作为市级“哨点”,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快检隐患排查。针对性地加强食品生产经营环节监督抽检,2017年共抽检35500批次,达到5份/千人,合格率98.48%,乳制品、肉、蛋、粮食等主要食品安全治理指标全部达标,2017年食品安全治理指标及评价性抽检合格率均位列全省第一。
深入治理 守护特殊群体食品安全
群众对食品安全有何期待、最关注哪些问题……福州市坚持每年开展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调查以及民意征集活动,与群众面对面、倾听群众对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并开展针对性地治理。
打着“健康讲座”旗号向老年人推销三无保健食品的行径,令人防不胜防;校园门口的“5毛钱食品”,对青少年身体造成的危害不言而喻……面对“一老一少”群体遇到的食品安全威胁,能不能拿出切实有效的雷霆手段?
在创建过程中,福州市全面开展校园及周边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等各类专项整治行动,有针对性地深入治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给群众带来踏踏实实的食品安全获得感。
老年人群体受益良多——今年“3·15”前夕,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保健食品会议营销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部署开展了为期5个月的保健食品非法会销专项整治工作,排查确定了列入重点监管的99家保健食品经营单位和会销场所提供单位。专项整治期间,累计出动执法人员895人次,检查保健食品经营单位264家次、会销场所提供单位188家次,持续在全市范围内形成打击保健食品非法会销行为的高压态势。
青少年群体同样获得感满满——每年春秋两季新学期开学时,福州市都会组织开展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检查,福州市教育部门建立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将校园食品安全纳入“平安校园创建”和“校园周边综合治理工作”考核,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坚持开展每天5分钟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学生食品安全意识。
在福州,食品安全治理行动并非一阵风,而是常抓不懈。其中,针对小作坊、小餐饮、小摊贩即“三小”的专项治理行动以及水产品、果蔬等食用农产品源头治理、餐厨废弃物处置治理更是贴近消费者、贴近群众日常生活,切实保障了食品安全。
同时,福州市出台《市区自由市场管理办法暂行规定(试行)》等规章制度,全力推进小摊贩登记管理,引导小摊贩在划定区域、规定时段经营,明确场地管理者,引导流动小摊贩规范经营;加大取缔无核准登记的小作坊、无备案登记的小餐饮以及流动摊贩力度,疏堵结合,实现食品安全闭环监管。
此外,福州积极探索推动食品加工小作坊“四合一”(业主自觉+行业自律+部门监管+政府扶持)监管新模式,引入小作坊集中加工区概念,对区域性的同一食品类小作坊实行统一指导、统一规范。持续推进小作坊示范点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创建85家小作坊示范点。
在加强“三小”治理的同时,福州市还强化食用农产品源头治理、餐厨废弃物处置体系建设等。投资约2.59亿元的餐厨废弃物处置体系已带料试运行;在食用农产品源头治理方面,实施化肥和农药零增长行动,积极推行统防统治、绿色防控、配方施肥、健康养殖和高效低毒农药兽药使用,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控和预警。截至目前,全市建成种植业标准化示范区302个,按标生产畜禽规模养殖场550个、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区26个。福清、连江分别创建成为第一批国家级农产品、水产品质量安全县,长乐、闽侯、连江创建成为第一批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从源头上确保了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福州市食安办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强化制度建设、日常监管、重点治理,持续开展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进一步守护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为加快建设有福之州、幸福之城添砖加瓦。(陈慧英 游振云 郑路平)
【责任编辑:黄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