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最不发达国家可借鉴中国脱贫之路
11月27日,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发布《2014年最不发达国家报告》,该机构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合作在中国举办了报告发布会。按照联合国的定义,最不发达国家包括48个国家,主要是分布于非洲撒哈拉以南国家、部分亚洲国家与少数加勒比地区国家,人均GDP在1000美元以下。
这个报告为最不发达国家的现况提供了一个全景式的描述,报告的核心是强调通过结构转型,来克服当前最不发达国家发展中出现的悖论:有增长,无发展或有增长,少发展。报告认为结构转型的关键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有就业的增长,同时强调了基础设施与制造业的增长、高附加值的制成品出口的重要性。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给每个国家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体系风险。全球金融、外汇市场的波动,粮食、能源、原材料价格的暴涨暴跌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伤害最大。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前,世界粮食价格的大幅上涨对最不发达国家造成了很大伤害,并引发了一些国家的大规模骚乱。为此,我们要反思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对全球经济与国际经济治理体系的不良影响。
最不发达国家应当认识到:要克服国家政治经济的脆弱性,必须形成发展问题上的共识,并形成一个强有力的以发展为导向的国家领导力量。在建设国家发展能力方面,东亚尤其是中国的发展经验能够给它们提供很多启示。具体来说包括几个要素:国家专心于发展,有长远目标计划;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腾飞打下支撑的基础;开放性发展,主动参与全球分工体系,融入全球市场,同时花大力气防范外部风险;适时提出包容性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如今,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为最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提供了空前的机遇,它们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投资与出口机会,同时可以得到发展模式的启示。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与它们同属最不发达国家的行列,人均GDP处于世界“垫底”的地位。经过30多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在经济社会政治方面取得了全面的进步。中国经济的巨大成功使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看到了摆脱贫困、走向发展的希望。
中国长期以来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保持关注,无论是在它们争取独立民族解放,还是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都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同时,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一道长期致力于争取国际经济体系的改革,提升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话语权,为稳定、改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经济政治环境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中国的和平崛起,使得中国与最不发达国家的关系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的发展不仅将提高中国对最不发达国家的物质援助,同时,它们也将从研究、借鉴中国的发展经验方面获益。▲(作者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