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市创新方式实现法律援助全覆盖

18.12.2015  11:03

“互联网+”让法律援助与群众无缝对接   

——晋江市创新方式实现法律援助全覆盖 

      2015年11月12日,东石镇永湖村法律援助联络员周美美在入户宣传时得知,农民工洪丽某、周云某被永湖村某印花厂拖欠劳动报酬,因印花厂没有营业执照,洪丽某、周云某到劳动局时,劳动局做出不予受理的决定。为帮助洪丽某、周云某讨回工资,联络员主动引导洪丽某、周云某申请法律援助,当天就帮助二人在法律援助信息平台录入申请信息及上传申请材料,报送镇联络站当天做出审查,再由市中心在当天审批并为其二人指派律师提供法律服务,打官司讨工资。这是晋江市通过互联网+形成完善的法律援助网络给群众带来的实实在在便利。

      今年6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意见》提出了“三个扩大”:扩大民事、行政法律援助覆盖面,扩大刑事诉讼法律援助覆盖人群,扩大法律援助咨询服务覆盖范围。根据这一意见精神,晋江市法律援助中心努力探索新常态下法律援助的新形式、新路子,在渠道上求延伸,在服务上求拓展,在质量上求高效,经过半年来的努力,实现互联网+法律援助全覆盖:所有人口全覆盖、所有区域全覆盖、所有案件咨询与申请足不出户全覆盖。

三个扩大”促法律援助全覆盖

      晋江市陆域面积649平方公里,辖19个(镇)街道、392个(村)社区,大部分(镇)街道、(村)社区群众到晋江市区要花上半个小时以上,有的受援人材料不齐全,来来回回跑几趟,浪费大量时间。中心本着不让受援群众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多跑一趟路,也不让受援群众因经济困难变成维权困难的理念,积极探索互联网+法律援助全覆盖,让法律援助实现与群众的无缝对接。

      ——完善法律援助网络,让法律援助的触角延伸到群众家门口。该中心重新调整完善19个镇级法律援助站、重新组建392个村级联系点,新聘任411名联络员。达到村、镇二级全覆盖,形成以市法律援助中心为主体,各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为支柱,各村(社区)法律援助工作联系点为基础的法律援助服务三级网络体系,受援群众可直接到所在镇(街道)、村(社区)的站、点进行援助申请,实现了法律援助全区域全覆盖。

      ——建立信息平台,借助科技的力量让法律援助走进家门。从今年3月开始,该中心着手筹备法律援助信息平台建设,经过半年的努力,信息平台正式投入使用,群众在家中通过上网就能查询、了解法律援助的基本知识,并在网上进行咨询、申请,实现网上预审、审批、指派、监督及案件办理进度查询等。经过近两个月的运作,通过援助信息平台咨询、申请群众已达300余人。信息平台的建立实现晋江市海内外500多万人口全覆盖。

      ——设立行业援助站,拓展法律援助领域。到目前为止,该中心在人武部、团市委、总工会、妇联、残联、老龄委、看守所、计生协会等单位设立援助站,并根据实际需要及时增设行业法律援助站。目前中心积极探索在驻晋部队建立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站,力求有效满足军人军属法律援助需求,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同时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季度的实际情况,该中心积极作为,指派律师及工作人员深入机关行业窗口,现场办公,有针对性化解特殊时期行业受理案件的压力,目前年关将至,指派律师和工作人员驻点劳动仲裁部门,及时化解劳动仲裁案件64起。

      ——六条渠道打通法律援助“最后一公里”。该中心目前开通了六条渠道供群众申请法律援助,一是拨打“12348”功能热线;二是登录晋江市法律援助官方网站;三是扫描法律援助二维码 ;四是拨打各村、镇级援助站、点电话或到站、点现场办理;五是拨打法律援助中心热线;六是拨打各行业援助站电话或到站现场办理,特殊群体可享受上门服务。这六条渠道真正做到在服务群众上打通“最后一公里”,实现零距离的服务,实现法律援助所有案件咨询、申请足不出户全覆盖。

四个保障”促法律援助正常运行

      如何让法律援助工作能够正常的运行,一系列强有力的保障必不可少。为了确保法律援助工作的正常运行,晋江市法律援助中心的“四个保障”提供了重要保证。

      人员保障:为让受援群众得到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该中心对所聘任的村级联络员要求必须是村干部,并对联络员进行严格筛选和不定期培训,11月份中心深入基层,开展镇、村两级法律援助联络员培训会,使各援助站、点联络员进一步掌握法律援助相关知识,更好地引导和帮助需要法律援助的困难群众申请援助。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对村级联络员为受援群众提供帮助、成功在信息平台录入一起案件给予适当的经济补贴,从而激活法律援助末梢功能,让法律援助真正在基层落实到位。

      制度保障:该中心重新修订法律援助工作站、联系点的工作职责、审批权限、工作程序、建设标准,并建立相应制度,使各站、点的运行规范化、制度化;并印发了《法律援助人员承办法律援助案件暂行规定》,从律师值班、受理案件、指派、提卷、办案、归档、补贴等方面细化要求,精化标准,使法律援助每个阶段、每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有序可依。从执行情况看,这些制度有力地推进联络员录入补贴制、首问责任制、全员培训制、旁听制、件件回访制、责任跟踪监督制、季度通报等工作的落实到位,特别是季度通报制,使援助案件的各个环节在阳光下得以规范,办案质量在监督下得以提升,营造更多社会关注的氛围。

      合力保障:为让法律援助工作得到各方的支持,提升法援合力。该中心一是将法律援助纳入每季度司法所的考评机制中,力促法律援助宣传、任务、服务三到位;二是今年首次将晋江市法律援助工作纳入各镇(街道)绩效考评体系,通过考评让法律援助工作人员、经费、场所、服务质量在各镇(街道)得到有效落实;三是将法律援助改革意见纳入晋江市全面改革领导小组议题,对当前法律援助中亟待解决的人手不足、经费缺少、协调缺力等问题借力待机解决;四是举办法律援助信息平台开通仪式,为法律援助增强影响力;五是借助中央两办、省、市的相关文件,为法律援助争取更有力的拓展空间。

      内在保障:打铁先要自身硬,该中心自加压力。一方面抓宣传增活力。为让老百姓更容易了解法律援助,法律援助中心制作法律援助指南到各镇(街道)、村(社区)悬挂时,在法律援助指南的显著位置上增加 “有困难 找法援 打官司 不用钱”等通俗易懂的字眼,引起群众争相观阅,让法律援助知识一下子传遍各家各户。为敦促各镇(街道)援助站、各村(社区)援助点加大宣传力度,在对司法所季度考评时,每个镇(街道)抽查三个村(社区),每个村(社区)随机进十户访查群众对法律援助的知晓率,实行加分及扣分制,从而力促镇、村二级采取有实效性的宣传方式,提升群众的知晓率;另一方面练内功增推力。为更快捷地提供服务,最大限度压缩案件停留时间,中心每日召开交班会,由值班人员汇报前一日受理情况,并对七项工作立即作决定,从而提供办事效率,确保高效、快速、优质。一是立决受理。根据值班人员汇报受理的案件,逐起进行集体讨论能否受理,形成受理意见后,作出受理决定。二是立决指派。根据不同案情和各律师所的办案特长,结合指派规定集体讨论应指派的律师所及律师,确定并完成指派手续。三是立决跟踪。受理、指派后根据中心人员各自不同特长,集体讨论确定最合适的跟踪人选,并将相关的卷宗当场交付跟踪人员,同时按不同案情提出相关要求。四是立决旁听。根据目前办案情况和个别案件的特殊性,集体讨论决定旁听。对于旁听的案件,要求跟踪人员及时了解汇报案件办理进展情况,适时提出要求,确保旁听达到预期效果。五是立决收卷。对于已到收卷期限的案件,要求跟踪人员及时催收,并对收卷存在的问题,即要求马上整改。六是立决补贴。收卷后,由跟踪人员汇报案件办理情况、集体讨论,决定相应的补贴,并完成相关手续办理及归档整理工作。七是立决解难。在各自工作中遇到疑难问题或需协调解决的事项,提交交班会集体讨论形成解决办法,做到不遗留问题。

建言献策促法律援助再提升

      该中心负责人表示,晋江市的互联网+法律援助才刚起步,如何让援助信息平台完善提升、让法律援助真正覆盖到群众身边,未来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他表示,今后,该中心将扩大法律援助网络及信息平台的知晓率。利用报纸、电台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联合电视台制作“市、镇、村三级法律援助网络及信息平台”宣传片,精心制作法律援助漫画版海报,在各个乡镇张贴,强化社会对法律援助的感官认知;通过开展“农民工维权”、“老年人维权”等一系列法律援助主题活动,让法律援助宣传深入基层,做到人人知援助。要提升法律援助信息平台实用性、安全性,以方便受援群众操作为核心,中心还将与开发公司持续沟通,做到让整个援助信息平台操作更方便、更流畅,更到位,更安全。同时要提高法律援助经费标准,今年将力求增加法律援助经费,提高法律援助办案标准、联络员录入补贴标准,为法律援助三级网络及信息平台正常运作提供有力的经费保障。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
军地领导在福州检查指导征兵体检工作
  8月3日,副省长、省征兵领导小组副组长王金福,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