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祥和应是文明做底色
新春临近,在浩浩荡荡的返乡大军和外出旅游的人群中,记者发现了一些不文明现象集中爆发:“中国式过马路”、在火车上抢座位、用酒店毛巾擦皮鞋,更有甚者,竟然拿孩子作为不文明的道具,垃圾让孩子乱扔,自己吃的盛饭倒在孩子碗里,有的排队买票故意让孩子插队……(据《光明日报》报道)
在南来北往的春运大潮下,在春节的频率中,新年的美好正踏着鼓点走进了我们。如何让传统的春节更加美好?我们需要用文明来为传统的春节锦上添花,千万不能任由一些看似不文明的“小事”来伤及春节的美好。
过年过节,孩子最希冀也最快乐。但是作为成年人,自己都不能用文明的言行为孩子树立文明过节的榜样,那么节日的祥和一定会在孩子心中打折。如何一起拉起“小手”去建构年的美好,“大手”必须要先描绘好文明的过年新篇章,不能因为劳累、自由、任性为新年带来污垢,否则,我们会成为祥和春节中最不堪的反面教材。
春节的祥和应是文明做底色。类似新闻中的那些不文明现象,成年人一定要常思一而,记住自己是孩子眼中的直接参照,春运途中只有以更文明的姿态,才能引领孩子用文明的小手去描绘春节的美好:文明排队,爱护环境,爱护公共设施,自觉照顾老弱病残孕……因为言传身教更有说服力。只有牢记文明,才能学会尊重,学会忙而有序,言谈举止彬彬有礼,向春运中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表达敬意,学会顾全大局。这样,孩子才会记住春节因为有了文明更加美好。
春节的祥和也要文化做底色。如何让孩子们感受到春节的传统文化与众不同?不仅关系到从小培养孩子的文化自信,也关系到传统节日文化的赓续,过年之前,家长一起带领孩子进行大扫除,干干净净迎接新年;和孩子一起准备年货,一起蒸馒头包饺子,更要告诉他们这样做的美好寓意;利用春节,带领孩子一起写春联、给长辈拜年补习孝道;春节中,家长还要鼓励孩子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主动当好小志愿者,写春联送福等等,这样,传统的春节才会在孩子们的心中留下厚重的文化底色。
要真正将过春节的美好植入孩子心灵,是一个值得全社会去思考的严肃课题,只有针对不同群体孩子的不同特点,实行全方位、全覆盖的公德教育、文化教育、习惯教育,才能让孩子在传承和发扬春节的传统文化上,用更文明的行动却绚丽春节的美丽色彩。(晋安文明办 陈瑾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