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惟馨架起精神文明认同桥梁
今年2月以来,各地把推进移风易俗、助力疫情防控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引导广大群众革除陈规陋习,让健康文明蔚然成风。(2月28日潇湘晨报)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农历牛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这不仅是实现物质财富的进步,同样要实现精神上的富足,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持续提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虽然精神层面看不见、摸不着,但精神上的“获得感”并非都是难以感知的,只要搭建起有价值的平台,也可以让“获得感”变得实实在在、触手可及,这比仅靠说教等方式,更能够增强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认同感与参与度。
将明德惟馨同移风易俗结合,增强群众文明精神的认同感。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婚事宴席不超过6桌,积200分;好人好事,积10分,通过村里发的“美德银行”,激励善行美德积分成“存折”。这实际上就是把老百姓精神上的“获得感”具象化,把精神与物质层面串联起来,用物质上的收获来激励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追求,让精神文明变得更容易被人们感知和评价。类似做法,已经成为很多地方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不少地方还纷纷推出了“信用分”制度,人们在诚实守信中可以享受更便捷的城市服务,这也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方式。
精神文明建设是多元化的,不仅是个体道德水平的提升,也包括社会风气向善向好。无论是个体还是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不懈的坚持与促进。当然,个体与社会是密不可分的,个人能够积极支持移风易俗、乐做好人好事、坚持诚实守信、倡导互帮互助,那么社会风气自然会不断得到改善。当陈规陋习都被纠治了,文明新风充盈全社会,那么每个个体也都会受到感染,真善美就会成为整个社会的价值追求。
精神文明建设为治国兴邦凝魂聚力。社会的文明进步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文明进步也会惠及所有人。可以探索更多像“美德银行”“信用分”这样的载体,顺应时代发展变化,不断创新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式方法,滋养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新风尚,引导人们争做文明风尚的培育者、美好生活的创造者,推动全社会崇德向善、明德惟馨,使精神文明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落地开花,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精神生活层面的美好追求,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汇聚更磅礴的精神力量。(鼓楼区委文明 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