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时报:臃肿的学生会“官场”是个坏示范
本报特约评论员 刘雪松
这样的“校园官场生态”,反而是当前整个社会正在摒弃和消除的一种“官僚生态”。高校应该做的是,把求真务实、独立思考的作风,根植于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中。
近日,江南大学“1个学生会主席配7个助理”的文件截图在网上引起热议。媒体记者梳理发现,江苏大学选聘15名学生会主席团助理的通知也曾被网友晒出,而北京外国语大学一份“学生会主席团助理名单”显示:2013—2014学年度,学校从68名同学中,整整录取了30人作为校学生会主席团助理。
这么多人热衷于学生会的工作,当然是好事。理论上,一能锻炼人,二能多干事。但实际上,如您所知,学生会并没有太多的事可做,因而“组织能力”的锻炼与提高也相当有限。尤其是在诸如“1个学生会主席配N个助理”的庞大官僚式结构当中,这些助理中的一部分人,一届下来可能连棋子的作用都没被发挥过,更难有独当一面开展工作的机会。
但助理也是“官”,也是未来走上社会时,可以与普通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拉开距离的一个闪亮标签。因此,对于这个“官位”的趋之若鹜,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但给不给这个功利的机会,则取决于大学的决策层。一所高校的学生会,配多少干部比较合适,教育管理者心里应该非常清楚。然而从眼下看,这个“官场”,大有被弄得规模越来越庞大的节奏。它最大的副作用是,不惜抛弃政府倡导的“简政”理念,以更加官僚化、行政化的铺张,满足一部分学生希望“混个一官半职”来填平虚荣心的功利化诉求。
高校是象牙塔,也是社会。可能这些高校在选择学生会干部的过程中,各种程序都无可挑剔。但一个机构臃肿、成员庞杂的学生会,本身就不是一个好的示范。一方面是人浮于事,让这些学生感觉官太好当;另一方面,在其他学生眼中,容易形成一个特殊阶层的概念。并且,由于学生会干部大多是主动报名、择优选用的结果,因此他们获得奖学金的机会、入党的比例等等,相对普通大学生来说,也会更多一些。这就容易造成一种客观上的误会——要想证明自己优秀,上升的通道便是“做官”;而只有“做官”,才能拥有更多机会与“实惠”。这样的“校园官场生态”,反而是当前整个社会正在摒弃和消除的一种“官僚生态”。可见,高校学生会这样大面积、无节制地“封官”,不只是做个好人、图个欢喜的小事,它完全有可能是教书育人过程中的一记败笔。
高校红头文件随手一批的虚职,在大学生眼里却是实实在在的“官位”。学生会不大,却也是社会的一个缩影。高校应该做的是,把求真务实、独立思考的作风,根植于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中,把健康、简洁、高效、平等的“官风”,吹到每个大学生的切身感受之中。如此,才能教好人、育好人,并把这种校园风气带到社会风气当中。
本报特约评论员刘雪松
这样的“校园官场生态”,反而是当前整个社会正在摒弃和消除的一种“官僚生态”。
高校应该做的是,把求真务实、独立思考的作风,根植于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中。
近日,江南大学“1个学生会主席配7个助理”的文件截图在网上引起热议。媒体记者梳理发现,江苏大学选聘15名学生会主席团助理的通知也曾被网友晒出,而北京外国语大学一份“学生会主席团助理名单”显示:2013—2014学年度,学校从68名同学中,整整录取了30人作为校学生会主席团助理。
这么多人热衷于学生会的工作,当然是好事。理论上,一能锻炼人,二能多干事。但实际上,如您所知,学生会并没有太多的事可做,因而“组织能力”的锻炼与提高也相当有限。尤其是在诸如“1个学生会主席配N个助理”的庞大官僚式结构当中,这些助理中的一部分人,一届下来可能连棋子的作用都没被发挥过,更难有独当一面开展工作的机会。
但助理也是“官”,也是未来走上社会时,可以与普通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拉开距离的一个闪亮标签。因此,对于这个“官位”的趋之若鹜,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但给不给这个功利的机会,则取决于大学的决策层。一所高校的学生会,配多少干部比较合适,教育管理者心里应该非常清楚。然而从眼下看,这个“官场”,大有被弄得规模越来越庞大的节奏。它最大的副作用是,不惜抛弃政府倡导的“简政”理念,以更加官僚化、行政化的铺张,满足一部分学生希望“混个一官半职”来填平虚荣心的功利化诉求。
高校是象牙塔,也是社会。可能这些高校在选择学生会干部的过程中,各种程序都无可挑剔。但一个机构臃肿、成员庞杂的学生会,本身就不是一个好的示范。一方面是人浮于事,让这些学生感觉官太好当;另一方面,在其他学生眼中,容易形成一个特殊阶层的概念。并且,由于学生会干部大多是主动报名、择优选用的结果,因此他们获得奖学金的机会、入党的比例等等,相对普通大学生来说,也会更多一些。这就容易造成一种客观上的误会——要想证明自己优秀,上升的通道便是“做官”;而只有“做官”,才能拥有更多机会与“实惠”。这样的“校园官场生态”,反而是当前整个社会正在摒弃和消除的一种“官僚生态”。可见,高校学生会这样大面积、无节制地“封官”,不只是做个好人、图个欢喜的小事,它完全有可能是教书育人过程中的一记败笔。
高校红头文件随手一批的虚职,在大学生眼里却是实实在在的“官位”。学生会不大,却也是社会的一个缩影。高校应该做的是,把求真务实、独立思考的作风,根植于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中,把健康、简洁、高效、平等的“官风”,吹到每个大学生的切身感受之中。如此,才能教好人、育好人,并把这种校园风气带到社会风气当中。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