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学者称新常态经济运行区间将长期保持7%以上

28.08.2014  11:25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有望在7%以上的区间运行相当长的时期。

中国现阶段在城镇化和老龄化等演进特征面前,潜力、活力的释放空间仍然清晰可见。比如中国的基础设施,在前面若干轮的建设、升级换代、改造之后,现在还面临着迫在眉睫的、进一步升级换代的要求。

在财政“结构性减税”的事项上特别强调和实施了对于中小微企业的减税支持,这既有利于鼓励“草根”创业和民间资本释放潜力、活力,又有助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雪中送炭。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首次提出“新常态”这一概念,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新常态”一词屡屡见诸各大媒体。日前,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在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和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举办的“新供给2049战略圆桌论坛”上就他所理解的新常态进行了解读。

他认为,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探底的过程,这个过程应与改革攻坚克难相结合,如果宏观调控能够和改革形成良性互动,中国经济完全可以保持长期7%以上的经济增长。他预测,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将再次出现“前低后高”,全年7 .5%以上将是大概率事件。

新常态经济运行区间将长时间保持在7%以上

贾康认为,习总书记明确表示“新常态”,其内涵的基本判断是,我们面临经济运行状态的一个阶段性改变,即从原来的状态需要转变到一种新的相对稳定的常态上。

我的理解,首先它对应的是学术界相关方面已经共同讨论了一段时间的问题———中国潜在增长率很明显要下一个台阶。总结三十多年来的经济发展,我国年均GDP、人口指标代表的经济运行态势是9.8%左右,接近两位数,而现在一般认为不可能再维持了,可能要降到另外一个区间。”贾康说。

当前,对于未来中国经济运行区间并没有一个基本共识。一些学者认为,如果处理得好,把一些需要做的事情基本做到位的话,中国还有望实现20年8%左右的增长潜力;另外一些学者则强烈表示不认同,认为现在7.5%的状态还要继续往下走,继续跌到7%以下,甚至有人说再过几年可能只能在5%—6%这个区间状态。

对此,贾康认为,关于这个区间的具体量值,这几年宏观调控当局设定的年度值为7.5%和7.5%左右,应该就是大致对应着一个现在管理部门的判断,也是今年有望实现的一个状态。

贾康表示,可以把“新常态”概念下的当下表现认为是要完成一个以增长速度为代表的运行态势的探底过程。在这个探底过程中面临的现实状态已经有“三期叠加”的说法。矛盾凸显期、经济运行的换挡期和前段扩张效应的消化期都是不可否定的。在这几期叠加上,更应该关心的是加上一个“改革攻坚克难的推进期”。

要把这个探底过程处理得尽可能符合把过去的状态衔接到相对稳定的新常态上,能够选择的最关键变量就是制度供给变量。当然,这要伴随着中国打造经济‘升级版’的种种努力,落到稳增长、惠民生、调结构、促改革”上。

贾康认为,其中,“促改革”是非常值得看重的、可选择的、要把文章做足的变量。

如果把‘促改革’处理好,新常态演变过程的宏观调控能够和‘改革进行时’形成良性互动,现在7.5%左右增长区间可能还有一个完成探底的过程,但它应该能够相对顺利的‘趋稳’,趋稳以后再结合以上各种上行因素来对冲下行因素,完成一个‘蓄势’的过程———‘趋稳’、‘蓄势’之后,我们追求的是长期的次高增长速度。

对于这个次高增长速度,贾康表示,虽然现在并没有研究者可以得到一个很精确的、取得共识的判断,但是有望在7%以上的区间运行相当长的时期。

他给出了自己做出上述判断的根据:

中国现阶段在城镇化和老龄化等演进特征面前,潜力、活力的释放空间仍然清晰可见。比如中国的基础设施,在前面若干轮的建设、升级换代、改造之后,现在还面临着迫在眉睫的、进一步升级换代的要求。

我们可以稍微观察一下高铁这几个月的表现,不光是过去所说的京沪线上‘一票难求’,其他主要线路也是大同小异,包括我前几天体验的从山西方向进京,票源高度紧张。这个局部短缺对应的就是我们可能进一步激发的产能利用、增长空间和释放需求以后由供给回应形成的、支撑经济相对高速增长的条件。

贾康建议,未来应抓住这个最值得争取的前景,通过“趋稳”、“蓄势”进入长期次高增长速度状态,把“新常态”和应该调动的“新动力”,还有“新供给”,有机地结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