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新一届中央领导为何两年之内“访全球”

26.11.2014  22:07

2014年11月23日,习近平乘坐专机离开斐济楠迪返回北京,圆满完成此次南太之行。至此,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11次出访,足迹已遍及六大洲的31个国家。对此,媒体评价为两年之内“访全球”。此外,十八大以来,李克强总理也先后对非洲、欧洲等进行了多次访问。

十八大以来,新一代领导集体为何对外交如此重视?两年来的外交实践又有何特点?人民网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解读1

外交服务于内政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代领导集体准确把握世界格局演变和发展大势,在保持外交大政方针延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以更为广阔的视野、更富进取的姿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实现了外交良好开局。

学者张清敏在《外交评论》撰文指出,十八大后,中国外交在操作层面展示出了一系列新特点,这具体包括:更加重视国家利益在对外关系中的坐标作用;在推动首脑外交和“夫人外交”方面表现活跃;更加强调外交工作的全局统筹。“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方方面面成就,中国外交功不可没。”张清敏认为,中国领导人重视外交的重要原因是外交工作的成就创造了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王振宇接受本网采访时认为,外交是内政的延伸。随着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我们国内的改革努力需要国际社会的支持和配合。例如在此次南太之行中提出的追逃追赃,合作反腐等等,这些都是为国内深化改革创造更加干净的环境所做出的努力。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曲星则从民生的角度对外交调整进行了分析。他认为这些外交方面的新特点反映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是“外交为民”的延续和发展。中国公司中国公民遍及全球,有许多涉及民生的问题需要推动。“我们有很多利益需要在海外得到保护,”曲星说,“比如通过与奥巴马政府会谈而获得的成果:向中国的留学生和商人提供发放五年和十年的签证。这个实际上能够为我们的留学生海外留学提供更多的便利,为商人企业家走出去提供更多的便利,这些都是与民生密切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