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测评增背街小巷内容展现细节设计
背街小巷集中体现着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3月25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本市召开的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暨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动员部署大会上获悉,2018年,本市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和文明街巷创建效果明显,今年,本市将进一步完善背街小巷管理机制,研究制定《2019年北京市文明城区测评工作操作手册》,背街小巷环境整治将作为测评内容增入手册。(3月27日北京青年报)
城市文明建设是很多地方十分注重的一项工作,很多地方在城市文明建设上都是大手笔,大气魄,但是这些大手笔大气魄很多时候只体现在城市主干道上面,而对于一些背街小巷,一些地方却并没有过多的关注和整治。这就导致在一些城市,主街道干净整洁,一尘不染,而在一些背街小巷却藏污纳垢,道路破烂不堪,环境污水横流,严重损害着城市形象,也影响着市民群众生活。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一些城市不注重背街小巷的治理,甚至在城市文明建设中,存在着重主干道,轻背街小巷的思想,注重面子的打造,而忽略了里子的治理。城市文明建设表里不一。另一方面,背街小巷治理难度大,背街小巷比较偏僻,老旧,治理任务十分艰巨,而且一些背街小巷还涉及很多历史遗留问题。多方利益纠缠,整治起来比较复杂,因此,一些城市在文明建设中,往往会避重就轻,不去触碰背街小巷,或者只是象征性地进行“浅治理”,导致一些背街小巷问题积重难返,成为城市文明污点和建设痼疾。还有,缺乏必要的制度倒逼。一些地方在城市文明建设检查考核上,也缺乏对背街小巷的考察,这样的情形下,背街小巷就很容易成为文明建设的盲区。
如今,北京市在文明城区测评中增加背街小巷整治的内容,可以说是对长期以来“重面子、轻里子”思想的一种矫治,也是一种科学全面的制度设计。体现出文明建设的精细化和精准化要求。有了这种测评倒逼,背街小巷治理就会被摆到桌面上,成为谋划的重点。让城市文明建设面面俱到,一视同仁。
但是,背街小巷治理并不是简单的小打小闹,同样需要大气魄,大手笔,这就需要拿出整治主街道的力度来谋划,既要注重精雕细刻,背街小巷直接关系到市民群众切身利益,因此,在整治中,应该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考虑到群众生产生活,在细节上多打磨,让整治充满科学性和人性化。又要注重深度治理,对存在的问题,应该积极查找原因,采取措施,深度攻坚,一次性解决到位,彻底铲除问题根源,达到一劳永逸效果。还要注重防止反弹。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长效管理机制,配备相关管理要素,加强的背街小巷的管理维护,确保问题不复发,不反弹,保护背街小巷治理效果。让背街小巷成为城市文明亮点,提升市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泉州市文明办 刘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