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源于心中有底气
中共中央党校1日举行2016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党校校长刘云山出席并讲话,强调领导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强化文化担当,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汇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人民网北京9月1日电)
习近平指出,国家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以强大的文化自信汇聚中国力量。近年来,中华文化带来的“中国风”“汉语热”风靡全球。不久前里约奥运会刮起的强劲中国风、近日G20峰会向世界呈上的《最忆是杭州》所展示的中国文化的力量,都在震撼世界的同时展现了中国文化坚强的实力自信。而这份文化自信的底气,正是源于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宝贵文化资源。
文化自信的底气源于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历程中,融汇了众多民族的文化、思想和智慧,形成了儒、道、法、墨等诸子百家思想体系,构筑了楚辞、汉赋、唐诗、宋词等形式多样的文化经典,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信仰追求、价值取向、高尚品质、文明准则、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经过千百年的传承,汇集成博大精深、底蕴深厚的中华文化传统,浸润于每个国人心中,构成中华民族的脊梁、血脉和灵魂。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根本标志,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后盾。
文化自信的底气源于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和革命文化,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价值追求和中华民族精神内涵最生动的象征,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化自信的底气源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所进行的文化创造与文化创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实践中凝聚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创造了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奇迹,极大增强国人的自信,充分说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是一种体现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方向的文化。
“欲信人者,必先自信”。正是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让中华文化在世界的舞台上焕发青春活力,也只有守住这份底气,承担好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责任,才能用我们的文化魅力,不断赢得更多的合作共赢,让世界通过中华文化,更多的理解中国,感知中国独特的文化自信。(涵江区委文明办 陈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