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文化环境呵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人民日报》2016年9月7日载,自2016年2月起,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护苗2016”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制售传播非法有害少儿出版物及信息活动。记者了解到,各地创新宣教模式、打防结合,为少年儿童筑起“精神防护林”。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信息传播速度之快,给人们带来积极有利的一面的同时,也让一些非法有害信息乘虚而入。诸如,一些不法分子通过互联网、微博、微视、微信、微电影等“微领域”,非法图书、音像出版物和文艺表演等方式传播淫秽色情、黄色暴力等有害信息。
这些有害信息无孔不入地非法传播,不仅扰乱了文化市场的经营秩序,不断侵袭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的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势必会给社会道德、社会公德、社会安定,特别是未成年人的健康带来重大的冲击,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因为少年儿童对外界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往往使他们成为网络游戏、色情文化,以及非法有害出版物的易感人群和主要受害者。这不仅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而且还很可能会让他们迷恋而荒废学业,甚至让他们误入歧途。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未来。青少年是新世纪的小主人,也是肩负重任的一代。今天是天真烂漫的少年儿童,明天将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祖国现代化的实现要靠他们去实现。青少年,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随着现代科技和王落地快速发展,以及黄色暴力等有害信息传播的越来越隐蔽化,游动性大,活动成本也更加低廉,传播活动网络化、专业化、高技术化,以及无孔不入等特点,传播有害信息更是如虎添翼,给“扫黄打非”带来了更大的工作难度。可怕的是,目前,一些地方未成年人成长的文化环境不容乐观。一些非法经营者利用网吧、电子游戏机房、录象厅、非法盗版出版物散布色情、暴力、赌博、迷信等内容,引诱毒害未成年人,极大地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由此可见,在当前形势下,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的文化环境,把未成年人教育好,培养好,呵护他们健康成长至关重要。要加强领导,部门联动,狠抓文化市场管理,增强工作实效。教育部门应在学校中积极开展“扫黄打非”进入“开学第一课”活动,充实中小学校品德教育课程,引导少年儿童自觉远离和抵制有害出版物和信息。公安、文化、市场监督等有关部门要加强联动抓好校园周边文化市场整治,以及对出版物市场、印刷企业和互联网空间进行高密度巡查,加强文化市场的监管。要坚持群众路线,提高群防群治能力。要广泛引导社会力量和人民群众参与到“扫黄打非”工作中来,让“黄色暴力”等有害信息无处藏身,切实净化少年儿童文化市场,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要建设好未成年人的活动阵地,让他们拥有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场所。这样,营造健康向上、规范有序的文化环境,有效地抵御有害思想文化的侵袭,方能更好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精神文明建设,才能让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也才能更好地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漳平市委文明办 陈开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