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门”的幸福不妨再多一点
从9月1日开始,青岛市市北区60岁以上的独居老人开始享受政府购买的一项新服务——每周两次,由社工带着小礼物进行“敲门”服务,这种以“精神关怀”为主、以“实物关怀”为辅的探视服务,被老人们亲切地称为“幸福来敲门”。(光明日报)
近年来,有关“养老”的话题时常成为新闻热点。毋庸置疑,我国早已迈入老龄化社会。据统计,2015年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15%。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7.17%, 2025年,六十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成为超老年型国家。养老,必将成为这个时代最难的问号之一。
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养老“依”的是家庭,因而有“养儿防老”之说。伴随着农耕社会的解体,青壮年与老年人的空间和时间上的分离不可避免。同时,独门独院的居家养老模式,留给老人的是无尽的孤独。养老,不仅要让家里的老人吃饱穿暖,更要备足“精神食粮”。
前不久,听到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几位上了年纪的老年朋友相互约定,如果自己在家中一切安好,每天会将沿街窗户的窗帘拉开,大家隔天就要相互到对方家楼下“巡查”,一旦发现窗帘紧闭,要第一时间帮忙拨打120急救电话。试想,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独自居家无疑也是冒险。人到老年,所关心的无非只是一日三餐,所期盼的不过只是儿孙绕膝。
政府要大力推动养老产业发展,让企业为养老出谋划策。青岛市的“敲门”服务不失为一次有益的探索,政府出钱买单,企业创新服务,老人获得实惠,可谓一举三得。无独有偶,武汉市政府也在积极引进餐饮企业,为社区老人统一提供点餐、配餐服务。类似的政企合作养老项目正在全国各地不断落地实施,越来越多企业开始进军养老市场。唯有不断深挖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优化设计养老服务产品,才能实现政府、企业和老年人的“三赢”。
此外,志愿服务也将是社会养老的一个有效补充。社区应努力在老年人和志愿者之间建立一个沟通的桥梁。为社区老人建立服务档案,让志愿者与老人自愿结对帮扶,并利用重阳节、端午节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志愿者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的尊老敬老活动,让老年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与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有所不同。许多老年人的物质生活越加丰富,精神生活却越发空虚,他们不仅被移动互联网时代远远抛在后面,还要品尝子女背井离乡的孤独。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忙,永远不能成为疏于关爱父母的理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不仅不能遗忘,更应赋予其鲜活的时代内涵,将其发扬光大。 (浦城县委文明办 吴利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