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教育综合改革:从冷冰冰的分转到活生生的人

07.01.2015  15:45

  无论是加强道德教育、法治教育,还是扩大学校自主权、推行弹性课时制度,都是围绕着新的评价体系建立的。人们期盼这一系列举措能够真正把学生从书山题海中解放出来。

  5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了2015年首次新闻发布会,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解读了《关于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

  按照意见指明的方向,我省中小学教育将在课程教学、招生考试等方面做出重大调整,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对学生开展动态的综合素质评价。与此相配合的一系列举措,为青少年拓展学习空间、自主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相应的,人才选拔不再只看“冷冰冰的分”,而是更多关注“活生生的人”,针对的正是“唯分数论”带给中小学生的沉重课业负担。

  一说到“减负”这个话题,相信学生、家长和老师,都有一肚子苦水。究其根本,是“唯分数论”的人才选拔评价体系在作怪。为了提高分数,教师满堂灌、反复讲,学生课上课下围绕书本转,家长也不得不把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用在给孩子“加餐”上。负担重不说,学业还只是停留在书本上,按照通俗的说法,就是“性价比”太低。这在中等教育日益普及、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显然不合时宜。

  建立动态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可以说牵住了教育改革的牛鼻子,引导学校和学生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书本之外,让社会这个大课堂更多地发挥作用,也给特点不同的学生提供了发掘自身潜力的机会。这种改变与去年启动的招考制度改革一脉相承,从高考制度延伸到基础教育,改革才算真正落到实处。就本次发布的意见来看,无论是加强道德教育、法治教育,还是扩大学校自主权、推行弹性课时制度,都是围绕着新的评价体系建立的。人们期盼这一系列举措能够真正把学生从书山题海中解放出来。

  当然,期盼和希望的另一面,是不容忽视的困难,要知道,从1994年正式提出到现在,素质教育一词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减负”工作也开展了一年又一年。就基础教育改革而言,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落地,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哪些内容可被纳入、如何设立评定标准,都值得审慎考虑。再者,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的现实之下,对于那些原本就靠分分必争弥补“素质”短板的农村学生来说,如何保证公平同样是个绕不过的问题。

  教育原本就是个涉及范围广、影响程度深的领域,基础教育对社会的意义更是非同寻常。教育改革需要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精神,需要对困难有客观且清晰的认识,唯有如此,才能积聚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动力。娄士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