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无小事

13.03.2017  17:01

  浙江衢州一个孩子顺走书店图书,他的母亲到书店送还书款发现书店还没开门,便把钱塞进门缝并留信:“本应带上儿子亲自来道歉,对不起。”(人民日报客户端)

  初读这则新闻,让我想起小时候听过的“小时偷针,长大偷金”的民间故事,讲的是一位母亲在孩子小的时候,不但不制止孩子拿别人的东西,反而赞扬孩子“很能干”,母亲的纵容最终让孩子走向犯罪。而浙江衢州的这位母亲发现孩子做错事后,没有把它当作“小事”,更没有选择纵容,而是主动上门赔礼道歉,她的一声“对不起”,让人感动。

  孩子教育无大事,教育孩子无小事。也许有的人遇到这种事可能会说“就几本书不值钱,没有必要”、“孩子还小,不用大惊小怪”、“等孩子长大了,自然就懂事了”……其实这种教育理念是要不得的。殊不知“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要小瞧了小小的“一根针”。从“偷针”到“偷金”不会一日而成,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果这位母亲把教育孩子诚实守信、知错就改的“大事”当成“小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会错失教育孩子的良机。而错过了,等想要弥补时,可能就会晚了。

  望子成龙当教子有方、教有良方。有的家长可能会把“学区房”、“名师班”当成孩子教育的“大事”,认为只要孩子上了名校、跟了名师,家长就可以高枕无忧;也有的家长可能会把“钢琴过了几级”、“跳舞获得名次”、“书法写得如何”当成素质教育的“良方”,周末带着孩子穿梭于大街小巷。其实,家庭才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才是教育孩子中真正的“大事”和“良方”,一点都马虎不得。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父母和孩子朝夕相处、共同生活,父母的言谈举止,孩子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无论好坏都会模仿学习。世上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但真正的爱不是一味宠溺,而是要通过身边的“小事”,一点点地给孩子传输做人的道理,让孩子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古话说的“虎父无犬子”、“将门出虎子”,讲的也是家风家教对孩子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孟母三迁”、“岳母刺字”讲的也都是小事,之所以能够世代传颂,就是因为“小事”中传递出的是亘古不变、颠扑不破的朴素道理。

  习近平同志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

  为人父母者,欲子孙贤孝,不染恶习。浙江这位母亲留下的不仅仅一封道歉信和区区40块钱,更重要的是教会了孩子“恶小不为”、诚信立人的良好品德。“还钱道歉”这一件小事可能对孩子成长影响不会太大,但只要长期坚持“教育孩子无小事”,积小善终会成大德。 (涵江区委文明办 耿明华)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