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涉向学生逼售索贿:教育“软暴力”咋频上演

12.01.2015  13:39

  教育“软暴力”为何频频上演?

  ——北京一高校教师涉嫌向学生逼售索贿调查

  日前,多名中央民族大学在校学生在微博举报该校经济学院副教授萨茹拉的“师德问题”,称其“强迫学生送礼买书”。高校教师、微博红人,师德问题……让这个话题短时间吸引众多网民关注。

  萨茹拉上过电视、接受过多次采访,甚至自称“中国职业生涯规划第一人”,如今被自己的多位学生质疑逼售图书,堪称一幕剧情跌宕的反转剧。真相到底如何?背后又暴露出哪些问题?记者进行了调查。

  “职业规划第一人”遭遇逼售索贿质疑

  6日起,中央民族大学学生以微信、QQ、微博爆料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萨茹拉“变相推销书籍”“拉徒弟入会收取会费”“变相收礼”等行为。从微博中上传的截图中可以看到,萨茹拉令学生为其推销个人出版书籍、以做“考研规划”为由收取“劳务”。“196.2元9本书”,把钱打在其卡里,“算是给老师道歉了”。

  作为一名大学经济学副教授,萨茹拉广为人知的是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她在微博认证中称自己是“中国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第一人”,并拥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粉丝团体:“国际拉面联盟”。

  2010年9月11日《天下女人》节目曾报道:“萨茹拉不是专业课教师,但是她有一个很强大的粉丝团——萨老师的粉丝自称‘拉面’;她的课是热门中的热门,座位有限靠抽签才能挤进课堂。”她还出版了一套9本的《萨茹拉成长励志书系》,网上售价196.2元,被网友曝出逼售的正是这套书籍。

  一位2010级的中央民族大学毕业生告诉记者,尽管如此,不少学生对她存有质疑,因为她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充斥着“该怎么给前辈、领导送礼”“如何奉承领导”“没关系办不成事”等所谓的“社会真相”。

  同时,也有萨茹拉的支持者为其声援,一位署名为民族大学学生的网友称:学生在微博发表的关于“起底萨茹拉”的言论实为“诽谤”。

  而据参与此次举报的一名“拉面”说,萨茹拉个性张扬,在被举报后,她还在微博、朋友圈里感叹:“奇怪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书卖得越来越好了”。同时,在萨茹拉和她的拉面粉丝组成的微信群里,她警告自己的粉丝:“做好自己的本分,别怪师傅最后惩罚你。

  这个微信群也成为网民争议的焦点。网友提供的截图中,萨茹拉表示,从2015年开始“拉面”要交200元才能加入一个QQvip群,享受“导师”的“指导”“实习资源”,要入群,必须先把交钱转账的截图发来。

  而当这遭遇一些学生的质疑时,聊天截图显示,萨茹拉在微信签名中感叹:200元,终于让我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爱。

  此后,萨茹拉删除了相关微信签名记录,并称:自己的QQ号被盗。

  校方:发现违规将严肃处理

  在一些举报她的学生看来,萨茹拉是要她的学生“活学活用”,把如何给领导“送礼搞关系”的讲授应用在“师傅”自己身上。

  数名学生向记者出示了材料,包括给予萨茹拉的家乐福面值1000元购物卡、书费汇款单、萨茹拉要求学生推销书籍的聊天记录等截图。

  今年7月14日,教育部公布《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金等行为的规定》,针对少数教师利用职务之便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财物行为设立6条“红线”:“一是严禁以任何方式索要或接受学生及家长赠送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财物”“五是严禁通过向学生推销图书、报刊、生活用品、社会保险等商业服务获取回扣”“六是严禁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其他行为”等。

  规定提出,对违规违纪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情节严重的,依法依规给予开除处分,并撤销其教师资格;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萨茹拉称:目前自己不便回应,已经把答复委托学院党委书记转达学校,一切要等待中央民族大学调查后的官方回应。

  7日晚,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电话对记者回应称,学校非常重视此事,已成立专门调查组,但调查结果还不明朗。如果学生举报属实,将按照教育法、教师法及教育部有关高校师德建设的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师德频频触礁 教师“软暴力”监管成顽疾

  师德为上,立德树人。现实中,教师师德“触礁”事件却屡发不止,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声誉与社会对教师职业的信任。

  记者采访的不少学生提出,如果老师要求,学生和家长只能乖乖掏钱,教师掌握大量权力,学生和家长难以违抗。

  一位举报萨茹拉的学生表示,萨茹拉能拿出很多的证据,证明学生对她的喜爱。比如我自己都写了很多对萨茹拉的感激和教授所得的感悟,“但这些都是她布置的课堂作业,能不写吗?

  还有一位购书的学生表示,萨茹拉曾在课堂多次暗示将其主编的书籍作为期末考试参考书,如果不买书不看书,可能影响考试成绩。“我买了书,但在考试题中,并没有与书籍相关的内容。

  一位学生表示,对大学生而言,“分数权”“评价权”“保研权”“实习权”等这些对学生十分重要的权力,都掌握在老师手里,如果教师失去公心,将这些权力视为谋取私利的筹码,甚至对不按自己意思办事的学生施以“软暴力”,学生既难找证据,更难举报追究,最后只能有苦难言,或者服软“上供”。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孝正说,要让老师无贿可索、无利可图,还大学校园朗朗晴空,必须对大学教师的师德进行监督,对某些教师的垄断性资源与权力进行监管,增设制衡机制。他表示,更为重要的是,一名教师先要做一个社会公认的好人,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把正确的价值观培育给学生,要为学生负责、为社会负责,有些底线不能打破。(记者乌梦达 张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