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人群打车难 耄耋老人路边打车屡遭忽视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除公交、地铁、私家车等交通工具外,出租车是当下人们出行时一种相当便捷的选择。不过,一些上了年纪、腿脚不灵便的老人,却常常面临打不到车的窘境,这也给他们原本就比普通人困难几分的出行,带来更多阻碍。
最近在南京,一位80多岁的老人坐着电动轮椅在路边打车,可是等了一个多小时,却没有一位出租车司机师傅愿意带她一程。今年85岁高龄的周云霞说,她的电动轮椅太大,一般的出租车实在是放不下。即使没有轮椅,打车对她来说,也绝非易事。
周云霞:就在门口等,能站到三刻钟到半个小时,一辆车打不到,过去五六辆,就是不停。
周云霞退休前是享誉全国的京剧武旦演员,因为年轻时落下的腰伤,腰腿疼痛厉害,老人举步维艰,每次出行只能打车。可是,不少出租车司机并不能体谅周奶奶的困难,相反却把她拒之门外。
周云霞:就在对门,有人下客了,我就往那一站,他把门一关。我说师傅你带带我,不远,四川饭店吃顿饭,不行,我就求他,他把汽车门一关拐弯,我就跟他车子要求他,我说谢谢你了,你帮个忙,我那么大岁数,实在不能走,我就拉着他车门,他还拐弯,拐弯跑了。
因为出行困难,周云霞只好尽量不出门,无奈的现状,让老人感到痛苦万分。周云霞说,对于她这样的老年人,打车难是一种普遍现象。
老人打车到底有多难呢?中午11时左右,周奶奶像往常一样来到楼下打车。不到五分钟,一辆出租车停了下来。
周云霞:我到四川饭店。
司机:你要去就快点上,你不去就不去。
5分钟顺利打到车,让老人大感意外。十分钟后,第二辆出租车也停了下来。
周云霞:到四川饭店。
司机:不顺路。
虽然被拒载,但因为被拒绝的理由并非是自己年纪大,所以周奶奶对刚才那位的哥,显得很宽容。不过,接下来的两辆出租车,明明空车灯亮着,依然呼啸过,仿佛并没有看到周奶奶。
无独有偶,近日在河北秦皇岛市,有一位80多岁的老人独自拄着双拐打车去医院,同样遭遇不少司机拒绝停车的尴尬局面。与南京的周云霞不同的是,秦皇岛这位老人遇到了一位热心的出租车司机顺利到达医院。
河北秦皇岛市今年84岁的马文远住在老年公寓,儿女都在外地,自己身患多种疾病,腿脚不太利索,出门拄着双拐。近日,老人自己去医院,在路边等了快三个小时都没有出租车停下。
马文远:很多人不拉,连看都不看,一看老太太拄着拐就不看。
秦皇岛瑞通公司的司机黄小帅正好路过,看见老太太独自站在路边,二话没说,停车就把老太太扶上车。
马文远:他说快上车吧,大姨去哪?我说上市医院,他说上医院走吧,赶紧,车开的挺快。
到医院后,黄小帅看到马文远老人一个人,就帮着她忙前忙后。老人等着取片子,黄小帅又给老人留下手机号,先去拉生意,让老人有事直接找他。马文远老人拿到片子后,不想再麻烦黄小帅,准备自己打车回去,结果又没有司机停下来。
马文远:人家一看我拄棍又不拉,又给黄小帅打电话。5分钟就到我面前,我就知道他空车跑来。
如今在不少城市,周云霞和马文远两位老人的遭遇,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由于打车软件在年轻人群众逐渐普及等原因,“老年人打车难”的问题还在进一步加剧。出租车司机对路边招手的老年人视而不见,究竟出于哪些考虑?拒绝为老人停车,是否构成拒载?
出租司机不肯带老人,究竟是什么原因?一些出租车司机表示,相比其它乘客,搭载老年人的风险和责任要大一些。
司机:这个是有风险的,比如我刹个车,年轻人反应快,碰一下也没有事,头撞一下也没事,急刹车也没事,他撞一下不好说,换成你开出租车,你也会多想。
不过,也有不少出租车司机表示,因为老年人腿脚不便,一般没有重要事情不会出门,所以出于同情和关爱,不应拒绝他们。
司机:开慢一点就是了,带老年人,自己开车、刹车的时候注意一点,不都是自己控制的吗?
不少市民认为,不论出租车司机有什么理由,选择性地拒绝老年人,都无法让人接受。
市民:不能就这样放任下去。
市民:我觉得不应该有歧视。
市民:老年人打车,最起码停下来。
出租车对老年人视而不见,是否构成拒载?对此,南京市客管处办公室主任许兵告诉记者,对于拒载,管理部门有严格的定义。
许兵:有两个要素,第一是出租车出于待车状态,就是我们平常看的空车标志,第二是驾驶员得知乘客去向以后表示不去,就构成拒载。
按照这样的定义,空驶的出租车对路边的老人视而不见,并不能算作拒载。许兵透露,老人打车难现象在绝大多数城市普遍存在,但目前行业管理部门无法对出租车不搭载老人的行为采取任何强制措施。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特别有效的办法。
许兵:主要还是教育引导,一是企业教育驾驶员,包括平时的行业大会,来教育和引导驾驶员,文明服务。
破解特殊人群出行难,各地都在做有益的尝试,比如北京,早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后,北京就曾专门引进70辆无障碍出租车。最近几年,广东、浙江、新疆等地也相继推出了无障碍出租车,不少地方还成立了“爱心车队”,重点为需要帮助的特殊人群服务。但是,各地凭借爱心搭建的出行通道并不能根本上化解特殊人群出行难的尴尬。一时间也难以找到一劳永逸,“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良方,如何破解还需要各地不断地尝试和创新,摸索出更为行之有效的办法。(记者 屠强华 阙方海 陈晨 李明泽 张久辉)
(中国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