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打车软件召车 这样的出行方式你赞吗?

18.03.2016  10:48

  “你在哪儿上车,要去哪里?”打开手机“滴滴打车”软件,动动手指便预约了车辆,这样的出行方式你赞吗?近日,记者体验这种打车模式,感受出行方式的新变化。

  3月11日下午两点多,记者乘坐出租车从龙岩学院到天马山,司机杨师傅告诉记者,他从去年3月份加入“滴滴打车”。传统模式中,他得去找路边的乘客,最重要的工作是找到附近最近的乘客,并将乘客拉到目的地,整个过程中,40%的成本(时间、油)花在找客上。自从加入“滴滴打车”后,他不再担心没有客源,“滴滴打车”在传递信息时,会包含出发地、目的地,司机接单后,联系乘客即可。杨师傅说,“滴滴打车”有利有弊,虽然工作效率提高了,但是一年下来扣除通信费和流量费后,收入与传统模式持平。并且时常遭遇乘客“跑单”的情况。

  “‘滴滴打车’很方便,但是如果等待时间太长了,我会取消订单。”张先生说道。张先生是一名上班族,经常使用微信、支付宝上的“滴滴出行”,“滴滴出行”对他来说安全、可靠、方便。不过,有时下单后,等了好长一段时间司机仍然未到,中途不得不取消订单,改换其他出行方式。这也造成杨师傅口中所言的“跑单”,对司机和乘客都是损失。对此,杨师傅对记者说,司机与乘客距离远时,他们会提前打电话告知乘客。

  年轻消费群体热衷于使用“滴滴打车”,年纪稍大的消费群体表示不善于使用,仍习惯于自驾车或搭乘公交车等其他交通方式,这与智能手机的使用密不可分。当日下午,记者在莲花山栈道上随机采访两位女性。

  “滴滴打车是年轻人爱的玩意,上年纪的人不懂使用智能手机,自然不会使用滴滴打车。”黄女士对记者说道。一位年轻的妈妈李女士告诉记者,她曾多次体验“滴滴打车”。有一次适逢下雨,在莲花山公交车站附近等了好一阵子也没车来,于是使用“滴滴打车”,然而,系统一次又一次刷新,仍然没有司机前来“接驾”,她只好放弃。之后,她在出门前都会先打开微信手机软件,提前约好司机,这样出门时正好坐上车,既节省时间,又省钱。她与记者聊天过程中,反复强调女生最好不要在夜间使用“滴滴打车”,因为一旦碰上不法之徒,安全难保证。

  记者了解到,在龙岩城,不仅有出租车,更有私家车、专车加入“滴滴打车”的队伍。私家车的驾驶员驾技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成熟老辣,技术娴熟,有的较为“青涩”,才一两年的驾龄就来兼职“滴滴快车”,不免让人产生隐忧。13日中午1点多,记者从人民路西安居委会打车至后门前莲花加油站,车主是一个四川籍女士,她坦言自己对龙岩不太熟,加入“滴滴快车”队伍,一来是挣点小钱,二来也是“练练手”,熟悉一下车子和路线。她坦诚的话语不免让记者下意识地抓紧了车内的手柄。相比出租车的专业驾驶营运人员,记者在感受“滴滴快车”带来的便捷时,碰上这样的情况,也难免平添一份担忧。

   相关链接

  2015年10月,交通部称鼓励打车软件有序发展。根据我国国情和城市发展水平,并随着城市公共交通的不断完善,将我国现阶段出租汽车行业定位为城市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公众提供个性化便捷运输服务,主要满足社会公众特殊出行和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群体出行需求的交通方式。

  关于扭转滴滴打车影响近一半消费者权益的不公状况的建议。自手机召车软件在我国推广应用以来,确实存在司机有时只接手机订单,加剧部分未使用打车软件乘客的打车困难等问题,因此,交通部在鼓励打车软件有序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规范服务,出台《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促进手机软件召车等出租汽车电召服务有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要求各地要着力营造开放、公平、规范、有序的健康发展环境,鼓励支持发展人工电话召车,为不使用手机软件召车的乘客提供基本电召服务,保障人民群众享有均等化出行服务。